二、注重方法技能。加强实验复习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每年都涉及实验试题,并且所占分值较高。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考生未能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原理未能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忆思维过程、没有分析结果结论。
考纲对高中生物学实验能力的要求是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这一要求包括:①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②对实验结果分析、解释和推导结论的能力;③根据某些实验条件和结果,推测下一步实验结果的能力。根据上述要求,在一轮复习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和训练:
1.解读教材显性实验
实验是教材内容的迁移和延伸,教材中常规实验是实验复习的基础。一轮复习中,对于每一个教材显性实验,除了自己亲手做好外,还必须弄懂实验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定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和实验方法,熟悉实验器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掌握一个完整实验方案:包括确定实验课题,根据实验原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做出实验的预期,观察和获得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从而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高考试题的变化。
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考纲所列的实验进行科学分类,如观察类实验、物质提取与鉴定类实验,探究性与验证性实验等,然后潜心研究不同类型实验所具备的共性,从解题规律等方面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如关于探究性实验的研究,由于探究性实验是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实验者在实验前对研究对象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完全由实验者去尝试、探索和研究。基于以上特点,通过实验设计,进而观察实验结果及推理得出实验预期应是不确定的,只能把各种有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都考虑在内,再由各种现象一一推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2.挖掘教材隐性实验
教材知识点往往是由实验引入或加以验证的,这些虽不是学生实验,但却展示了科学家的研究历程,蕴涵着更多的实验理念和方法技巧。一轮复习时,要重视教材中有关科学家的实验(如酶的发现过程,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有关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等)和现代技术的常用方法(如同位素示踪法,物质分离技术等),进一步了解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路,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