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理念
现行的人教版生物教材,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教材的构建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教材中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学习探究活动;追求人文教育与生物学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生物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围绕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坚持了“三个注重”:
(一)、注重利用好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兴趣
我们利用生物教材中,各种美丽的彩色图片,优美的语言来体味生物,利用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中考生物目标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如学生在日记中写的那样:“我喜欢生物是从优美的语言、美丽的图片开始的,它们好美,让我浮想联翩”。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如教材中设计的生物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探究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探究根生长的主要部分、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等探究实验等等,)我们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实验,在实验中寻求答案,使学生由被动接授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我们挖掘生物教材中自然知识上中的人文内容,重视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学生能力。我们注重处理好教材的每一章节安排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通这些活动,让学生能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在学到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树立这样一种观点: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校生物教学的一些具体作法:
(一)、以生物教材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学生思维活跃,我校不少学生用自己对老师的喜好来决定他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所教的课程,就必须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老师,学生爱老师,才会心甘情愿地学习你所任教的课程。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我校生物教师虽然是兼任教师,但为了让学生学好生物,我们采取了教研组集中备课的方法,交流自己好的方法,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生物标本,与学生一起做实验。
(二)、以夯实双基,培养能力为切入点,打造“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旨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现实的、有趣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
1.注重探究教学,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生物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课改原则:自主学习,夯实基础;迁移运用,探究拓展;能力创新,反馈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b、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励并引导学生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讲到生态平衡时我们设计了活动《一个也不能少》。事先编制好一个网,请10位同学出来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其中一个代表人类。让人坐在网中间,其他同学将他抬起来代表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支撑着人。当人类破坏某一环境因素,如使水污染,同学分析水污染会导致其他相继污染。当说到某因素污染,代表相应的成分的同学就离开,同学一个一个离开,坐在中间的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了。通过学生自己合作探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类如果不遵照客观规律,破坏环境,最终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
2.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物,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我们针对学生“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特点。我们在课堂中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如:在给学生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我们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植物的叶子,很快学生从广玉兰,月季花,樟树,还有白菜等等叶子中体会了叶子两面颜色不同,蒸腾作用也不同。改变了学生想象中太阳照到的那面蒸腾作用大的看法,由此学生知道了陆生植物叶子两面的气孔不一样,水分蒸腾不是一样的。学生还联想到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叶子是相反的。让学生在老师所创设的环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去发现知识,去探究充满奥秘的生物世界。
3.师生互动,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合作;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相互讨论中碰撞闪现。我们在生物课上既让老师出题,学生答,同时也提供机会让学生出题,让老师与学生一起回答。促进了师生良性互动。我们利用生物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这一特点,来调动学生大胆提问,像“基因工程” 、“爱滋病” 、“克隆技术”等。学生接触克隆羊多莉的报道,就有学生提出:“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克隆人?” 、“能不能克隆其它动物?” 、“克隆技术有何用途?”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