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生物学科 >

海西教育网 班级作业(2)

2012-08-01 03:59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2  生物学科与数学学科的联系

数学也是一门基础学科,生物教材中的一些数据处理和图表的分析等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联系数学知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用了很多数据告诉学生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用了很多数据图表反映了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其他的还有很多数据上的应用举不胜举,这些数据上的应用让学生对于知识内容能够一目了然。许多生物基础概念的理解,必须与数学思维紧密结合,如:七年级下册循环系统中的心率、心输出量等的概念理解。

2.3  生物学科与物理、化学学科的联系

2.3.1  生物与物理学的知识联系紧密、广泛

七年级上册中有关的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能量的关系涉及物理学中能量方面的相关知识;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在循环系统心脏的功能、血液的运输涉及了物理学力学的知识;神经系统中有关视觉的形成的内容涉及物理学光学中的凸透镜成相的知识;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在解析人体运动的形成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这一部分内容涉及物理学力学中杠杆的知识等。

在一些大学里,生物系和化学系合并为一家的,合称“生化系”。用化学知识判断生物基本事实。如: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活动很多都涉及到化学知识,“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这一实验中溶解叶绿素的过程就和化学中的有机溶剂这一知识有联系、“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的实验”利用了氧气会助燃这一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是利用了二氧化碳注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变白色浑浊这一化学性质……[4]又如: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在探究骨的成分这一实验采用通过煅烧骨的方法证明无机物的存在,用15%的盐酸中浸泡骨的方法证明有机物的存在,这些方法是化学实验中常采用方法……还有在探究活动中使用到的化学药品、仪器等用化学知识解释生物生理现象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表现出的许多生理现象需要用化学实验去验证,需要用化学知识去解释。食物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其中某些元素还是生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如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等

七、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物理、化学的知识了解甚少。虽然八年级已开始学习物理学了,但还是跟不上生物学所涉及的。生物教材中与物理、化学相关的知识的了解只能借助教师的分析教导,这会给老师的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该采用什么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值得生物教师思考与探讨的。不可否认的,教师必须具备有物理、化学的理论基础知识。

2.4  生物学科与政治历史学科的联系

2.4.1  将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生物教学中

政治是核心,是根本。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包括普遍联系的观点;世界观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提到的“生命的进化历程”中生物的进化的原因分析可以使学生树立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世界观的观点;在生物界中对立统一的观点是普遍存在的,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对立统一、生物与环境是对立统一、人体的八大系统是对立统一;在自然界的生物中,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上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都是相互影响和普遍联系的。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与生物教学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离不开生物科学,因此要挖掘在生物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对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有重要意义。

2.4.2利用生物学历史小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外读”的内容中有不少是有关生物学历史的。它们中有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李时珍的故事”;有体现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历史素材、如“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等等。

2.5 生物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联系

生物与地理同样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生物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穿插很多。在解释生物圈的范围、生态系统的类型、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分布等知识内容时,没有掌握一些地理知识的老师会觉得比较困难的。

3  小结:

总之,生物学科与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要能科学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生物问题,首先要能把知识进行综合,通过知识点的交叉,建立与其他学科全面的知识联系,加强各学科知识间的融合、渗透与方法的迁移、借用,真正让学生把所学的各科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能更灵活处理实际问题,能够学以致用。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