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地理科目 >

6科名师解析高考选修科目 考生反映政治物理比较难

2012-08-05 15:2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新华报业网讯  2011年高考最后一天,6门选修科目试卷一一亮相。走出考场,据考生们反映,今年政治、物理比较难,而历史、地理、化学、生物这四门难度下降。昨晚,6科名师分别对试卷难易程度、变化情况和得分难点一一解析,他们的分析结果与考生反映的基本一致。

  历史

  日本地震、反恐等热点入题,区分度好

  考生反映:“题目不是很难,题量也不是很大,考的挺好的。”昨天上午在人民中学考点,考完历史走出考场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了“淡定哥”“淡定姐”。家长在考场外还在纷纷议论,之前网络流传的“吭爹历史考生”的各种重大纪念日到底会考到多少。而实际上根据考生反映,各种“纪念日”并没有考到太多。

  点评老师:赵加军 (苏州市第五中学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2011年江苏历史试题整体平稳不失灵动,求活不舍稳重,难度降低,难易度适中,区分度好,突出重点热点,时代感强。分值比重基本和《考试说明》一致,必修100分,约占85%,选修20分,约占15%,总体中国史约占56%,世界史约占44%。必修选择题不变,非选择题比2010年少了一题,选修题量不变。1、选择题仍是20道,具体分布是政治史9题、经济史5题、思想史6题,试题覆盖面广。选择题有以下特点:第一多用新材料、新情景,注重能力,有11个选择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第二图文并茂,显得生动活泼,有4个选择题使用了6幅图片;第三突出重点和热点。如辛亥革命、罗斯福新政、经济全球化问题、全球反恐等。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江苏历史试卷的风采。2、第21题以顾炎武的言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顾炎武的思想脉络,及产生的政治背景与影响等。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起到了一种引领的作用。设问稍微有点难度,主要考查学生读题理解的能力。第(3)问需要一定的历史思维与辨别能力。3、第22题是一道关于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问题。前两问不难,概述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经济因素,根据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第(3)问论证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这道题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史学特色,难度较大,区分度明显,估计学生失分较多,学生反映也是看起来难做起来更难。4、第23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世界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英国算上今年高考已经至少连续5年涉及,这在预料之中。

  地理

  无偏题怪题,无“超纲”内容

  考生反映:和政治考生走出考场的垂头丧气相比,选择地理科目的考生在这次考试中算是“赚大了”。昨天16:40地理考试刚刚结束,一位女生便率先走出人民中学考点,“地理试卷相当简单,我都提前交卷的。”而许多考生走出考场后也在议论,之前重点复习的汶川地震等专题在这次考试中几乎都没有考到。

  点评老师:戴申卫(中学高级教师)

  今年的试题具有稳、变、新的特点,无偏题怪题,无“超纲”内容。具体表现为:

  1.结构合理、难度适宜:该套试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三部分的比例结构完全符合《地理考试说明》的要求,涵盖考试说明中的各二级目标要求,与我们平时的地理教学要求基本一致。2.突出考查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和运用:今年试题更加凸显了对学生地理图表判读能力的考查,题题均有地理图表信息。本试卷共有各种图约27幅,表格2个,种类有等高线地形图、专题地图、区域分布图、结构图、多种统计图(如:柱状图、雷达图、三角图)等等,有单项图、也有组合图,类型多样,其中的综合题29题有3幅图1个表格,大大地增加了图表的信息量,给学生充分的分析、思考依据。3.在乡土地理(江苏地理)的考查上有新意:以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西部地区(新疆)经济联系为背景,考查两地区的地理主干知识,又充分体现了每年江苏地理高考试题都具有的地方特色。4.覆盖率较大,信度较高:可明显看出试题的命制是以《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拘泥于任何版本(全省有鲁教、人教、湘教三个版本),充分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地理试题题量依旧,但涉及的地理知识量却较多,覆盖率较大,而且考查的基本都是《考试说明》里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这对全省考生来说是一张公平的试卷。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社会热图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