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目标更明确
应给高校自主权
谷钰认为,从高考后进行选拔考核的要求以及留给高校组织自主招生工作的时间来分析,对于考生来讲,很难有精力同时参加两所以上高校自主招生考核,所以,考生应该会选择最适合的高校去努力;对于高校来讲,给予考核资格的人数规模应该会有所下降。“应该说,无论考生还是高校,目标都更明确,精力更集中,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长期从事教育政策研究、又多年参加清华在津招生工作的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范宝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3年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以来,高校自主招生在选拔优秀人才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例如清华大学在总结多年经验基础上,强调“因材施招”的招生理念,在百年校庆后推出了“新百年计划”,实施三年来,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通过“新百年计划”走进清华。这些做法所体现的宗旨,与国家关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很多精神是一致的。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