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学不能被就业率捆绑,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
教育部整理发布该名单时指出,旨在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各高校在申报专业时要参考此名单,避免盲目布点、重复设置。”有专家认为,单纯用就业率来评价所有高校、专业,并不合适。
“用就业率评价实行职业教育的高校,是合适的,但对于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却并不合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如果以就业率作为是否开设这一专业的依据,那一些基础学科,可能在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中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功利的就业导向会把精英教育学校也变为职业培训所。
无独有偶,前不久,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也在今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称,“大学不能沦为‘职业的培训所’,如果学校的教育只重视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行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另外,熊丙奇认为,一个专业,在一国、一个地区的就业情况不理想,但可能在某个学校是特色专业,简单发布某一专业整体专业就业率低的信息,对其他高校开办这一新专业,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也可能误导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熊丙奇解释说。
红牌专业学生
开始另寻出路
“没听说我们师兄师姐有去教外国人的,比较好的出路就是做小学老师了。”南京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四男生刘鹏(化名)说,高考时,他是被调剂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几年学习下来,发现学的内容多而杂,并不深入,“例如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文学这些专业,了解传统文化虽然是基本功,但感觉学的都是皮毛。”明年即将毕业,刘鹏说,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眼下,他正在准备南京四城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如果没考上,再试着考大学生村官。
“本科设置这个专业就业出路确实不好,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要求教外国人汉语,学历在硕士学位以上,本科生基本没有竞争力。”南京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老师王茜说。
为了确保学生能找到工作,老师们也在转变思路,王茜说,学校给学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以便让有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能到中小学任职。
“时髦”专业难就业
近日举行的江苏文化创意设计高层论坛上,专家透露,动漫与艺术设计就业难
动漫和艺术设计这两个专业,在普通人看来是非常时尚的专业,但在昨天举行的“2014中国江苏文化创意设计高层论坛”上,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平表示,这两个专业被教育部认为就业最差,这需要各方面进行“冷静”的思考。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