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很多学生去公司企业做了完全不相关的工作,例如销售、人事。他说,当时高校扩招时,不少人认为社工专业的应用型强,但很快发现社会不接受,而如果增加过多贴近市场的课,又将是一场大杂烩。
但基于就业形势不乐观,从2013年开始,学校也削减了招生计划。“以前每年招生100人,从2013年开始,招生人数减少到70人,今年是60人。”
有专家介绍,在南京,有部分高校的社工专业已经开始隔年招生,以缓解就业压力,不过,在他看来,深入的转型之变似乎乏善可陈。“如果专业真被撤销了,那些做了一辈子研究的老师怎么办?”还有专家建议,对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加强考评,适当压缩规模。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红牌专业意味着什么?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70%的本专科专业严格控制办学规模,对初次就业率低于60%的本专科专业实行隔年招生、低于50%的本专科专业实行停止招生。
“高校每年都会申报新专业,对于红牌专业,省教育厅将会限制招生或者停止招生。”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1
就业率低未必市场前景不好
“园艺学就业率低?我们学校的专业排名在全国第四,每年考研(微博)的学生有60%,其他学生就业也不错。”听闻园艺学登上江苏红牌专业榜,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教授李鸣(化名)一脸惊讶。记者发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南农园艺学专业仅次于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浙江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
“园艺学的市场需求不错,例如城市美化、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反季节栽培、设施农业、水果、花卉、蔬菜育种,都需要园艺学知识,而且这两年跟其他学科的交叉也在增强,例如用物联网农业进行精准栽培。”李鸣说,考虑到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质量,南农在高校扩招后也仅仅增加了一个班,尽管学科实力全国排名靠前,但每年也仅仅招生100多名园艺专业学生。他说,该校本科生毕业后60%考上本专业的研究生,其他的也都找到了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各校的办学基础、师资储备、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就业率必然冷暖不一,而将整个专业贴上红牌标签,恐怕有点绝对。” 李鸣说。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