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国国内有近20个机构和学者,发表了超过50种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这些排名备受关注,牵动着众多高校的神经。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大学排行榜背后,暗藏“赞助”,致使这些榜单的公信力遭到质疑。
首个大学排行榜的诞生不过是近30年前的事。然而,近年来,大学排行榜已经对许多高校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据法治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中国国内有近20个机构和学者,发表了超过50种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
“对于大学排名,校长是又爱又恨,家长是将信将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如是说。
细究大学排行榜的操作者们,有的是自称知名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有的则低调隐于网站或高校机构背后。由于评价标准各异,他们对大学的排名结果大不相同。
极少有官方性质的大学排行榜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出现“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的决定,这可谓是大学排行榜在中国的“准生证”。
1987年9月,时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赵红州研究员、蒋国华教授等发表了中国第一个大学排名。此后4年,我国有14个单位发表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
最近10年,一些大学排名机构逐渐崛起,并在每一次榜单的发布中攫住众人的眼球。
目前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几乎全由民间组织发布,教育部门从未通过官方途径发布过大学排名。有媒体称,由于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普遍不高”。
据法治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这些民间组织,主要源自公司与高校。
热衷于给大学排名的公司机构主要为深圳网大公司(在网大公司官方网站netbig.com的“联系我们”栏目中,显示的公司名称为深圳市蓝瑞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校友会网等。
高校机构则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2003年起发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4年起发布)和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08年起发布)等。 从不同角度切入,中国本土的大学排行榜还逐渐分化出各式类型。
比如,在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的同时,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还同步发布中国研究生评价报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评价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也曾发布2013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而公司类型的大学排行者“主力”,中国校友会网的榜单堪称“最为细分”。2002年至今,来自该网站的研究团队共发表了《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等40多项报告和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12月9日,中国出现第一份具有官方背景的大学排行榜。这份名为“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榜单的缔造方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根据这份榜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5名。其中,不少人对东北大学能够闯入前3名感到意外。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都排到了30名之后,南开大学则被排到第53名。
尽管这份榜单在其出炉之时赚足眼球,但在后续几年的媒体公开报道中,法治周末记者没有查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打造的新榜单。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