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
在创作《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曾写过一部叫《大屋》的小说,他决心把从小听来的外公外婆讲的故事写出来,这部书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很多年。《大屋》写出来后,他自己都觉得失败了,因为他的写作经验还不成熟,后来只好拆散成几个中短篇。经历了多次的挫折之后,马尔克斯不断地重建自己的信心。他坚持不懈,努力地探索,不断地提升,后来才有旷世杰作《百年孤独》的诞生从《大屋》到《百年孤独》,耗去了十八年的时间。如果没有他的坚持,我们就看不到《百年孤独》,也看不到其他的杰作以及《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等。
“你的诗不像诗”
许多年以后,当他站在瑞典皇家学院的领奖台上,也许会回忆起他半生文学路上的种种挫折与坎坷,并且为他当初的选择感到欣慰。
1948年4月,哥伦比亚的左派总统候选人遭到暗杀。一时朝野震惊,舆论哗然,首都波哥大陷入一片混乱,党争也白热化。这场动乱持续了三天三夜,几千人死于非命,史称“波哥大事件”。当时正在波哥大上大学的一位青年人,目睹了政治的肮脏和残酷,于是更加坚定了走文学创作的道路。而另一位青年人,作为学生代表正在波市参加国际学联会议,经此巨变,他却坚定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决心。此二人,是一对好朋友,后来皆成为美洲的风云人物,闻名全世界,前者为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后者为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
说起马尔克斯,世人皆知他是文学大师,甚至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小说家没有之一。然而,马尔克斯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如果从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来说,他当然算天才;但如果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其实他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才。仔细考查马尔克斯的人生,非常有励志色彩,他的文学道路曾经是那么的曲折坎坷。
童年的马尔克斯喜欢读书,沉默寡言,不爱与同学交往,被认为是全校最怪的“怪人”,同学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老头”。他作文写得好,受到文学老师的鼓励,于是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当一个作家。中学的几年时光,他是诗社的成员,沉醉于诗歌的阅读与写作,幻想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虽然他写了不少诗,而且还自鸣得意,但是文学老师却说:“你的诗不像诗”,令他颇为沮丧。老师还说,诗歌与你无缘,还是写小说吧。就是这句话,改变了马尔克斯的人生道路,他终于放弃诗歌选择了小说。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