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中山大学旗下的达安基因(002030)上市,成为高校中小板第一股。
达安基因上市后,国内高校有整整5年没有诞生新的上市公司。直到2009年9月,中南大学旗下的博云新材上市,才结束这一历史。
2012年7月,天津工业大学旗下的创业板公司津膜科技上市。此后,A股再未有高校上市公司出现,高校系板块锁定为25家。
除上述IPO上市企业外,不少高校公司都通过借壳实现上市,如山大华特借壳声乐股份,浙大网新借壳天然科技、方正科技借壳延中实业等。但随着争议四起,高校公司上市进入低谷,则是不真的事实。
还原高校系公司版图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A股25家高校上市公司,集中在13所高校,其中清华大学6家,北京大学4家,华中科技大学3家,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各2家,其余学校各1家。这13所高校,除天津工业大学外,都系直属教育部的国内顶级名校。
从公司所在地划分,上海数量最多,集中了5家,复旦、同济、上交大、北大在上海均有上市公司。北京、湖南、湖北各3家,排在第二阵营。其中湖北武汉三家皆为华中科技大学旗下上市公司。杭州、南昌各有2家,分别由浙大、清华控制。
25家上市公司内,不少还存在隶属关系。如同方股份控股同方国芯、泰豪科技,浙大网新控股众合机电,新南洋控股交大昂立。
按股票市值计算,有4家公司市值超过百亿,其中方正证券以333亿市值排名第一,另三家分别为同方股份、东软集团和同方国芯。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统计也发现市值不足30亿的,亦有4家,分别为华中数控、工大高新、交大昂立、中国高科,其中华中数控以21.2亿元市值排名倒数第一。25家公司的平均市值为75亿元。
从行业划分,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类最为集中,各有6家公司,前者分别为紫光古汉、北大医药、山大华特、诚志股份、交大昂立、达安基因;后者分别为方正科技、东软集团、浙大网新、同方股份、紫光股份、泰豪科技。而这正与高校研发力量强大的特点吻合。
有资料显示,沪深A股市场先后有42家公司为高校控股上市公司,但有17家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退出了高校行列。其中被协议收购5家、股权转让3家、控制权变更3家、资产重组2家、股权拍卖2家、大股东减持1家、退市1家。
退出高校序列的上市公司,不少可以直接从公司名称的变更上得到体现。如南开戈德更名为广宇发展,太工天成更名为盛和资源、天大天财更名为鑫茂科技,上述公司曾经的实际控制人,分别为南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