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2014年两会教育议题新期待(2)

2014-03-04 10:31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同样,目前教育部门制订的教育政策,能否得到执行,大多需要观察,不要以为下发了通知、文件,问题就得到治理了,比如,教育部门发的减负令,已经堆积如山,可学生还是"压力山大",原因在于,这些政策没有落实,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出现在一系列教育新政中,像就近免试入学政策,目前就普遍不被看好。而就是得到执行,目前这些措施对于教育问题的解决,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拿就近免试入学来说,如果义务教育不均衡情况依旧存在,严格实行划片入学,必然会让学区房爆热,择校会变为择学区,家长的择校焦虑不可能缓解,而治本的措施,是增加教育投入、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这也要求建立国家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剥离政府的教育投入主导权,实行教育民主决策。

  异地高考问题和高考制度改革,目前也未触及实质——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是在当前的高考录取制度框架之下进行的,由各地在户籍报名制度上适当放开报名条件;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也是在录取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减少科目、文理不分科和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的改革,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高考的地区不公平,并打破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北上广的异地高考门槛很高,就是受录取制度的限制。按照目前的思路,异地高考很难得到全面解决,而高考改革很有可能越改越令公众焦虑。

  其实,如果高考改革能着力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异地高考根本就不再存在——如果全国重点大学实行面向全国的自主招生,全国所有考生都可在任何地方自由报考,以这一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自主招生,何来异地高考?——原来的教招考一体化格局也被打破,高考根本不必在科目、分值上做文章,考生参加目前的高考,以高考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自主根据办学定位、专业特点提出申请学科以及学科成绩要求,学校独立录取,学校和学生不就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了吗?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