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老师眼中的考试
提及考试,有欢欣鼓舞的,也有摇头叹息的。在不同的学生、老师眼中,考试到底意味着什么?
王琪说:“考试最重要的是通过复习和考核,使我能够对这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只要学到了、学好了,就能真正吃透课程的精髓,帮助自己积累知识。”
北京某高校学生柳婧则是以成绩为导向来对待考试。“考试意味着分数和成绩。我希望继续学术深造,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成绩都是一项硬指标。”
“得过且过”也是当下部分大学生对待考试的一种心态。现已工作的朱晓晨回忆起大学考试时说:“当时就是本着‘及格就好’的心态应付考试的。平时上课不听讲,留了作业从网上扒,考试前通宵复习,不挂科就万事大吉了。”
学生的答案丰富多样,而老师的回答则较为一致——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检验。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赵洁表示:“大学考试是学生结束课程学习的标志,不管考试的形式怎么变,老师的目的始终如一,就是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希望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山西医科大学教师于琦认为,考试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未来的学习中予以加强。
陈鹏说:“考试和成绩是学生和老师在知识传播上的交汇点。对知识在教育过程、人生道路中作用的理解不同,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不同学生之间对考试理解的差异。但是有课程,便有考试,因为每一门课程都需要质量评价和效果检验,在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还是很有必要的。”
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小杨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就遇到了一道让他难忘的“神题”。“在‘大学语文’的期末考核中,有一题是‘给男/女朋友写一封情书’。刚看到这道题时,我一惊,心想‘这也太劲爆了吧’,而仔细做完后,还是感受到了出题老师的良苦用心,语文确实无处不在,即使写情书,语言也是生命。这道题的确道出了我们年轻学生的心声,它既考核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又让原本高深的语言知识考核更贴近生活,更加亲切。这种试题一辈子难忘,比背完就忘的古诗词强多了。”
而出这道考题的赵洁认为,现在的考试应更加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只是用来应付一次考试,而应将其融入生活,并重新审视考试的本质意义。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