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京校十条"发布 高校可自主处置科技成果转让及投资

2014-01-23 14:1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本市(北京市,下同)高校可自主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审批、转化所获收益中不少于70%的比例可用于奖励、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作为本市又一项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先行先试政策之一,《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简称“京校十条”)于1月13日正式对外发布,有关人士表示,这是给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催化剂。

  这是继“1+6”和“新四条”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之后,中关村示范区在政策创新方面的又一轮新突破,也是市财政局、市科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协同创新、实现政策创新的又一成果。

  高校教师离岗创业可保留职称

  教授当“老板”解后顾之忧

  “魏总呢?”“他出国讲学去了,是学校的学术任务。”“哎,今天重要客户来,技术总监哪能不在场呢……”

  这样的对话,经常会在魏先福的同事中间出现。魏先福是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院长。两年前,他带领下的包装印刷用环保型纯水油墨科研项目,正式迈入产业化阶段,魏先福也因此成为一家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总监。

  作为学校包装印刷用环保型纯水油墨科研项目的带头人,魏先福在完成学校的日常授课工作外,还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成为公司技术总监后,公司的技术产品规划、技术流程和产品开发的跟进,都要求魏先福投入更多的精力。可是,他却无法做到心无牵绊。

  要完成学院和学校对于教授岗位的任务要求,避免日后职称晋升过程出现问题,指导研究生研究和论文撰写,作为学校知名教授也难免要承担外出讲学,这些都是其他公司的技术老总完全无须考虑的。

  为什么不辞掉教授的岗位,专心做好企业呢?

  “辞职创业肯定会有许多顾虑。要是成功了还好,万一失败了呢?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到企业创业前几年,放不下多年努力争取到的教授、副教授职称,这无疑成为了魏先福这样的教授创业时最大的心理障碍。

  “京校十条”规定:“支持高等学校拥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高等学校可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这为魏先福等怀揣技术的教授解决了创业的后顾之忧。“几年后,如果创业项目不顺利,或者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他们可以从企业离职、继续回学校当教授;如果企业做大了,不再留恋学校的职称,他们也可以没有牵绊地专心企业工作。”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解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