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潜逃”时被警方截获,其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校长前秘书胡娟也被免职协助调查。11月2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回应,蔡荣生确因涉嫌违法违纪正接受调查,但未透露调查原因。(11月28日《京华时报》)
现在可以确定,蔡荣生“出事了”。虽然蔡荣生履历复杂,一个干部可以出事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其近十年“招生就业处处长”的身份,人们自然将问题最大可能指向了招生腐败。而早在2010年,网上就有大量举报材料指向蔡荣生,称其利用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等机会收受贿赂;今年9月中央第十巡视组也直言人民大学在自主招生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可见,无论蔡荣生是怎么“出事”的,招生腐败都是人民大学不可回避的一个公共话题。当然,随着蔡荣生节操碎落一同尴尬的,还有那个“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及其评审的公信力。
不用过于纠结蔡荣生因何“出事”,高校招生腐败的问题必须直视。有人说,司法腐败是最黑暗的腐败,官员腐败是最可怕的腐败,以招生为重要构成的教育腐败则是最痛心的腐败,因为教育腐败的传染传递性最强。教育部今年曾严令禁止高校“点招”,毫无疑问是有的放矢。而从近年已经查处的案件来看,更是涉及到招生的方方方面,包括招生前的身份确认、加分项目、走课等,招生中变着法子的“打招呼”、“批条子”、“卖考分”等,以及招生后的转专业、各种培养计划和乱收费;涉案的金额更是触目惊心,南京某高校的“点招”收费就高达100余万元。
在高考普招“阳光招生”之后,招生腐败的重点就是自主招生、特长生招生、艺术招生等高校自主权比较大的领域了。但这些领域的招生,涉及到命题、组织、评委、计分、纪检等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中既可能涉及到钱权交易的问题,也可能涉及弄虚作假的问题,还可能涉及到领导发话批条子的问题,一个招生处长闭门搞定的可能性极小。正因为如此,当一所高校在招生上出现问题之后,就形成了相关人员人人自危的情况。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