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理想化状态中的学校如果一碰到腐败现象,这个理想马上就不行了,所以我一直反对。理想的学校招生状态应该是学校自主招生,因为以前民国时代学校就是自主招生,国外也是学校自主招生。但是考虑到现在中国的现实,一个很腐败的现实,如果实行自主招生,实际上就是把腐败的权利交给了学校。这种多元化,比如刚才提到的加分,就是非常荒唐的一种政策。获得“体育特长生”加分的学生不去上体育学院,那么这个加分有什么用?然后还有“三好学生”加分,本来就该学习成绩很好,高考不用靠这个加分。其他例如各种各样的省级、市级、竞赛的成绩加分,这些都不需要的,包括保送也是,好学生不需要保送,他们本来就应该去考试。我1985年参加高考,那个时候也有保送制度,但当时学校将保送名额都给了那种中等水平的学生,让他们去考这个保送生名额。而好的学生被留下来参加高考,是要争取名次的。好学生也不会怕考试的,所以像什么需要靠保送、靠加分,甚至连什么高考状元都是用加分,这说明他不是好学生,至少他们心理素质不过硬,平时也许成绩不错,但一考试呢就慌了。所以,担心高考拿不到好名次,得不到好成绩,才要保送、要加分,这本来就非常荒唐,应该取消。保送只有在很特定很特定的情况下,针对那些特别杰出的、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考虑保送,这样大家都无话可说,不然的话就很不公平。
陈志文:现在实际上所有的录取改革,基本是要解决录取标准的科学问题而非公平问题,这是我个人比较反对的。因为在目前中国的诚信体系、诚信文化下,我们要解决科学问题,一定要触及或者说推翻公平的话,这是我不能赞同的。但凡讲科学一定要影响公平,那么说能不能有个容忍度?
任蕾:我认为这世界上绝对的公平肯定是不存在的,就算一个制度制定得再完善,一定也会有人去走漏洞,所以如果说能够在保证绝大多数公平的条件下,比如现在的自主招生,实际上可能只有5%的名额,剩下的大多数考生还是通过考试来录取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是能保持相对的公平,还是可以容忍的。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