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益言堂:对多元化录取的看法分歧 因立场不同(2)

2013-11-28 14:5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方舟子:我是反对这样的改革的,我觉得考试就是要和录取结合得更紧;我也反对录取多样化,录取就应该一视同仁。因为所谓的考录分离或是录取多样化,实际上都为腐败留下了扩散空间。在中国,现在社会上大家都认为有很多不平等,有很多腐败,高考和目前的录取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高考制度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公平的一个制度,如果要改革的话,就是应该让它变得更公平,而不是说让它变得更不公平。现在这些所谓的改革,这十几年来的这些所谓的高考改革,实际上是在让高考变得越来越不公平,也就是让高等教育这些高校录取变得越来越不公平,比如加分政策、自主招生、自主命题,所有这些我都认为就是让高考变得更不公平,或者是录取变得更不公平。

  陈志文:但有一个现实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改革?就因为我们现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只看分数,或者说主要看分数,这在理论上是值得诟病的。比如四川省在给学生出具少数民族身份这个方面就出过问题,好多四川学生都因为少数民族身份而加分;当年重庆高考状元被揭露假身份后遭北大退录取的事情也是个典型例子,那个学生最后还很委屈地说自己如果没有加分,就当不了状元。其他的子还有,比如说浙江的考生,很多以前都有“三电三模”加的分;比如有一年统计河南省二级运动员,焦作地区占到了大概三分之一,这可能吗?这样的情况不正常。不正常的原因就是相关部门都出问题了。因此今年高考录取时,清华大学公开对四川省的考生讲,你们的二级运动员加分我们不认。后来媒体连篇累牍地批清华,说其对四川考生有歧视,后来清华招办的负责人理直气壮地回应说,“四川的二级运动员到我们学校来,复测还没有一个过关过”。

  任蕾:我很多时候是跟学校招办的老师接触,我觉得从招生方面来讲,录取和学校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相关――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才。但实际上学校在这方面的自主度又相对低一点。刚才提到的那些“多元”,很多都不是学校的政策,可能更多都是省里的或全国的政策。好的学校要想保证自己的发展,保证自己的品牌地位,还是希望招到更高素质的学生。我从招办老师那里了解到的信息是,一般情况下他们招生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争取将计划招满,第二是希望每年招的学生是越来越好的。例如清华和北大,这两学校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对“元”的控制相对更严格一些,毕竟他们希望招到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