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北京市教委:正研讨高考文理不分科 将出台相关细则(2)

2013-11-21 09:36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观点

  高考改革核心在于招考分离

  改革不能仅限考试技术层面,还应涉及体制制度

  据新华社电近期,江苏、北京、山东等地陆续出台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具体措施既包括全国统一部署实施的放开异地高考、加分项目“瘦身”等内容,也包括调整外语科目考试形式、内容及分值等“自选动作”。遗憾的是,这些改革的触角多数仅限于考试技术层面,还没涉及更为根本的体制制度。

  教育问题产生背后都有体制制度身影

  应试教育、外语过热等许多群众不满意问题的产生,其背后都有体制制度的身影。以应试教育为例,如果不改变评价及招生制度,不论是减少考试科目,还是调整科目之间分值配备,甚或是动用行政力量强制不准补课等,都难以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素质教育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推进教育部门放权将是改革攻坚战

  教育专家认为,当前的改革方案多数集中在具体的技术层面,而对更为深层次的制度性弊端涉及不多,所以,“改来改去却难以取得根本性的效果”。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高考改革必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如果不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

  “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否真正深入,取决于是否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这也考验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真正放权,因为实行考试招生分离,要求政府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要建立全新的考试招生格局。”熊丙奇说。

  专家认为,怎样推进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将是改革的攻坚战。高考改革不能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这会陷入“放权”的悖论,而应该建立新的改革机制——由全国人大、地方人大讨论、审议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一方面广泛听取民意,另一方面则监督政府部门依法放权推进改革,否则,改革就可能一直悬在空中难以落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