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教育界人士看全面深化改革:公平 让信心释放(3)

2013-11-11 09:55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魄力,让改革抵人心

  各地高考加分项目不断“瘦身”,加分乱象得以清理;北京中高考率先出台改革方案,英语分值降低、增加优质高中学位供给、减少特长生入学比例——拒绝观望的魄力,让改革直抵人心。

  “这释放出三方面信号:一是‘以生为本’,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权;二是立足全局宏观调控,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三是减压增效,加强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表示。

  “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推进,既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也需要基于全局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以及坚持不懈扎实推进的智慧和作为,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做出‘攻坚战’的努力。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从民意到舆论,都在向着有利于推进这一改革大局的方向努力。”于涵如是说。

  知难而进,不容迟疑。

  异地高考前路艰辛,但探索不曾止步。6月7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如期进行。今年是“异地高考”开放的第一年,数据显示,约有4500名考生“异地高考”。根据《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2014年北京高考报名首次有非京籍考生参加。

  “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是破冰之举,为广大在京随迁子女考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在北京报考高职院校。同时,这也意味着后续政策会不断跟进,以后随迁子女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准备或参加考试。”北京丰台二中副校长陈维贤表示。

  “‘异地高考’涉及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制度、高考招生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体系的调整,是跨区域、跨领域、跨部委的综合性改革,只有加强统筹研究和协同改革,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深知其中艰难。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