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我们必须研究面向MOOC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创立自己的平台,才能突破传统学科壁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让国内各高校优质课程进行整合和共享。”这是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李未院士在主题演讲中提出的主要观点。
他认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而本科教育质量取决于核心基础课,核心基础课的关键则是名师。他对名师的界定是“对所教课程的内容有准确而深透的理解,在科研方面有出色的建树,在实践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就,熟谙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和问题,是本学科的知名学者。”
但是如果以一所学校80%以上的基础课实现名师上讲堂为标准,目前我国1129所大学和1280所高职院校,只有39所985大学基本达到了这个标准,另有82所211工程大学,基本接近这个标准。而其他900多所大学和其他1200多所高职院校,距这个标准差距很大。
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困境在于名师的稀缺和无法共享,即使是一流名校,也未能充分利用他们拥有的名师教育资源。
个性化、规模化和创新性是决定高等教育的三个要素。李未认为,MOOC恰恰具有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同时,李未注意到,MOOC教学课件、学习档案、交互过程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对这些数据挖掘,可以提炼出很多有用的信息。结合这些大数据,他提出了“计算教育学”的概念。
我国开展MOOC教学必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果全面推广用名师的课件来教学,对于高校教授基础课的教师会带来冲击,学校作为整体单位全面使用课件公司提供的MOOC课件,会涉及知识产权和费用问题。李未提出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试点,全面推荐使用高质量的MOOC课件的方案。
目前我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共有946所,“重点学习人群是成绩居前20%的本科生,约14万人,这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性强。”李未院士设想,课件的内容应与北大清华处于同一水平,比美国的课件内容略深一些,学习Courera与EdX所长,加入当今科技前沿发展,让这“20%的优秀学生接受与国际一流大学相当的课程水平”。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