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又称慕课,成了近日召开的2013年中国计算机大会的热点之一。在这个国内计算机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上,3天中,但凡有关MOOC的内容,无论是大会报告,还是主题论坛,都吸引了众多听众。国内大学的进展,技术平台建设,美国已经总结出的效果,对传统课堂的影响,都是大家的疑虑和关注点。
慕课:是橱窗?还是殿堂?
“MOOC:是橱窗?还是殿堂?”这是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大会主题报告的题目。自从去年MOOC在美国兴起,近些年致力于将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李晓明就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一新型学习方式。
5月21日,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发展了亚洲首批成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入其中。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也加入MOOC大家族,大学之门在慢慢被推开。
截至10月20日,北京大学已经上线电子线路、民俗学、生物信息学、大学化学等11门MOOC课程,共有5万人注册,从数字上已经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在校生。
李晓明认为,MOOC形成了“翻转课堂”——也就是把知识的学习从原来的“课堂内到课堂外”转变为“课堂外到课堂内”;从“讲授主导的学习”变为“研讨提升的学习”。
“过去10多年,我们看到过许多很‘炫’的支持信息传递和远程互动的技术和系统,它们也被认为可以支持教育活动,它们可以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展示其功能,但是社会成本往往太高,不一定能推广,就像橱窗,只是起到宣传、展示、招揽生意的作用。”李晓明认为,“MOOC不是演示、不是示范、不是橱窗,是常规、是普通、是店堂,是大学课程的开放之举,可以满足更多人学习的愿望。”
他认为,我们现在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没有充分利用,潜力巨大。一旦一门课上的学生成规模,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MOOC,高调兴起,欢呼者、疑惑者、担忧者,甚至“恐惧者”皆有。但凡有人提出疑问,李晓明都会建议先亲身体验一下MOOC:“尽管其中几乎所有的技术要点,都似乎在哪见过或者早就听说过,或者认为‘没什么了不起’,但当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力量。”
他相信未来哪个学校的活跃MOOC课程多,这个学校就有影响;哪个国家的活跃MOOC多,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有影响。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