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以研院及招聘单位有限的人力、财力、时间,如果对每位同学都按以上流程过一遍,人力成本恐怕要爆表,本科学历必须成为评价标准之一。
结论是,谁都有理由,谁都不容易。
无论是研院还是企业,对"985""211"的特殊青睐,都归因于对人才的渴求。而背后隐藏得更深的,是社会长期对学历的崇拜,以及衡量人才的标准的界定。
教育从小给我们灌输的观念是,高考可以改变命运,考清华、北大吧,考"985""211"吧。且不论名校重点学校实力究竟如何,至少"985""211"比一般学校更好的观点早就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父辈和你的心里了。今日我们一边质问"难道普通院校的学生就不如‘985’‘211’毕业的吗",一边憋着劲儿考"985""211",就是明证。如果坚信非重点院校学生不会混得比重点院校学生差,为什么考研要考重点院校?你想要更好的,研院、企业又何尝不是?
换个角度,能在高考脱颖而出考上"985""211"的,必有一定的过人之处:别人在吃烧烤的时候他们在背书,别人打游戏时他们在刷题,别人在搞题海战术的时候他们动脑子总结规律……他们的付出和优秀,理应得到承认。如果让招办、招聘单位等强行抹杀这些学生的学历优势,那真是倒过来的学历歧视了。
但是,完全只看学历,对非"985""211"一刀切的做法,应该抵制,这样做的研院和招聘单位,日后必吃大亏;更坚决反对部分老师私下给学生打电话,说"你的分数过线了,但是我们不要二本的学生"的行径。在没有更好的选拔标准出来之前,学历可以作为选拔的标准存在,但请光明正大,偷偷摸摸只能损害您为人师表的师德。
正在读此文的读者,若是有一天,不幸因本科学历问题而未能成功读研,或是在求职工作中遇阻,咒骂几句后,一笑而过便好。如果你不想因本科出身被"歧视",首先你得相信,你就是不读"985""211",不读研究生,也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大金子。
套用苏格拉底的遗言:我们会各走各的路,我去"非重点",你去"985",谁的路好走,唯有神知道。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