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学了十多年英语
到英国仍不会交流
高考英语一年两考引发热议,背后是一直存有争议的英语教学。
前段时间,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微博上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一直以来,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通过问卷调查,有27.3%的网友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过分注重应试教学思维,强调答题能力的训练;还有46.2%的网友觉得,现在教的都是“哑巴”英语,忽视了语言的根本目的——交流,教学过于静态呆板。
并且,有51.9%的网友对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教育模式不满意。
“不满意是应该的。”在英国读研归来的牛女士,在国内接受了9年英语基础教育,并在大学专攻英语专业,但出国深造后,她发现,国内学的英语,到国外很难用得上。
牛女士所接受的国内英语教育,十分注重词汇、语法,注重写和书面化的“读”,而忽视用于基本交流的“听和说”。
刚到英国时,牛女士和英国人交流很困难,他们听不懂她的口语,她也无法一下适应他们的说话方式。
“这就牵涉到教学脱节问题。”牛女士说,比如“Howareyou?”是我们至今还在教孩子的问候语,但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不会用这句话,因为它十分书面。并且,不同英语国家地区的人,说话方式都不一样。我们英语教学只教会了认识英语,而没有认识基于这种语言文化上的沟通魅力。
问题
“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但交流都体现在了试卷上”
现行英语教学,其实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郑州外国语中学高一年级长、高级英语教师李俊英说,目前河南采用的是新课标卷,英语听力不计入总分,这就导致一些学校和学生对听力不够重视。
“有的学生考托福、雅思没有问题,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就是不会交流。”李俊英认为,英语测试方向存在问题,“英语特色学校很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从高一开始就会给学生配备外教,但一般的高中学校很难做到。”
“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但交流都体现在了试卷上。”郑州树人中学一线英语教师李庆华认为,老师将英语教学作为一个任务去完成,学生就很难感受到语言的乐趣。
“我教过从国外回来的学生,他们做英语试卷的阅读没有任何难度,但做完形填空和单选就感觉力不从心。”在郑州五中(高中)英语教研组组长李靖看来,出题方式、教育理念和生活脱轨,和英语教育目的脱轨,是最值得反思的。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