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索尼录音机最拉风
中国传媒大学孙英春教授回忆,自己属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上大学的一批人,那个时候大学生不仅在社会上属于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在生活上也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行者。他回忆,自己当年独自从家乡来到北京上大学,随行的物件除了被子、褥子外还有一个学习外语用的录音机,这在当时算是基本“三大件”。
他回忆,那个年代里,不管是家庭背景如何,生活上差距还不至于太大,“无论同学是来自高干家庭还是农村,带来的生活用品也差不多”。不过,他也回忆说:“广东和上海的同学家庭条件还是会相对好些,会带些新奇的小玩意。”当时有位来自广东的同学居然带了一个SONY的小型卡带机和一双阿迪达斯的球鞋,为此在学校还成了“风云人物”。
另外,较为奢侈的配置还有网球拍,别看现在寻常可见的网球拍,在那个年代可是真正的“奢侈品”。
90年代:手机、电脑悄然兴起
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刘伟怡,是上世纪90年代末考上的中国科技大学。因为成绩优异,开学的时候免费领取了学校发的生活用品。
上大学前,父亲特意送给她一个BP机(传呼机)作为奖励,“一个寝室就我有一个BP机”,以至于上课的时候,经常收到别人发来的代转信息,“那个时候,我的寻呼机就是大家的公共用品。”
到大三的时候,刘伟怡用自己勤工俭学的储蓄给自己买了台式电脑,“当时有电脑的学生还是少数。”到了大学毕业前夕,手机才开始流行起来,“不过不仅价格昂贵,款式也少。”
【提醒】
入学用品变化很正常但要引导大学生独立
谈及每个年代的大学生入学用品的变化,东莞理工学院彭老师认为,时代变了配置也跟着变了,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彭老师也提醒,如今无论社会、家长还是学校都要引导学生独立,比如自己在假期兼职挣钱买开学所需物品,在开学报到时尽量不要家长陪同。彭老师称,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相比物质上的丰富与否,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大学生相较以前的大学生的独立性如何。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