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年冬天,考试被安排在12月份举行,备考的时间不到一个月。1966年文革开始时,龚克刚刚小学四年级毕业,即将升入五年级,就读于北京的一所名校景山小学,1967年到了国际学校,龚克也是在不断停课、复课、闹革命中渡过,学校清理阶级队伍时,龚克去到农村,一呆就是几个月,所以在1970年中学毕业时,龚克其实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几乎没有学过中学的课程。
后来到798厂做一名工人搞无线电器材,龚克一直没有间断学习,因为在真正的工作实践中他发现:“没有知识的人真是愚蠢的人,就像毛主席说没有知识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一样。”工厂期间,他一直没间断学习外语,每天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450虔州频道的英语讲座学,当时有一个说法“学一点外语是人生斗争的工具”。在车间里做车工期间,龚克一直觉得知识不够,例如齿轮变速的计算需要用到对数,因为根本不知道对数是什么概念,所以龚克参加了工人的文化补习班,去学习基本的代数、几何、对数、指数的数学知识,还去学习物理磁场相关的知识。
在一个月备考的时间里,龚克学习工作同步进行,参加过几次集体的学习班,在一个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大庙里头,成千上万的人在那儿,拿着高音喇叭讲代数方程。他说景山小学良好的基础教育,和工厂里从不间断过学习,即使在紧促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里,他依然充满自信,一点也不恐惧,虽然他也做好了考不上的准备。
冬天走进四面透风的考场戴着毡帽手套答题
一个月后,龚克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首考,在北京酒仙桥中学参加了考试。参加考试时,担心迟到,龚克一大早就动身了,带着提前派发好的准考证,他住在城里,去到考场需要一个多小时,6点多他赶到了考场。考生们都在学校教室外等待,有的和熟人互相打招呼,也有的人默默不言在翻看复习资料。铃声一响,可以入场,大家进去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定,龚克说那会脑袋空空,没有前例,他不知道要考什么,大家都一样头一遭。
第一科目是政治考试,对龚克来说难度不大,他没有什么害怕,北京的政治考卷发下来像一个画轴,拉出来一长卷,就开始答题。冬天的考场里很冷,屋里没有暖气,玻璃还透着风,龚克戴着毡绒的帽子,穿着棉大衣,带着手套答题,如果当时可以拍照的话,就是这样一个画面。监考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龚克笑言“这架势好些年不见了。”在龚克的印象中题肯定是答不完的,到了点就交卷,然后就大大方方的去餐馆里面去排队买饭了。吃饭的时候,大家还讨论上午的题目, 有的就说别再想那个,我们想下午的那个。两天的考试就这样过去了,龚克的感觉是没有特别的感觉,紧张也谈不上。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