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记忆:那些年 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高考(2)

2013-06-08 15:4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上世纪80年代:干完农活搭三轮车去考场

  “我们那时的高考,哪有现在这些孩子的阵势啊,又有老师带队,家长又接送。虽然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已经是人生大事,但家里远远没有现在这样重视。”1984年参加高考的市民董佳慧说,“我们那时要先通过初考才有资格参加高考,初考落榜就没有机会了。”

  董女士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是在高考前一天从江津农村家里赶到县城的,坐的还是邻居要蹬去县城卖米的三轮车,在赶考前一天,她还在地里干了一天农活,累得全身骨头都要散架了。“到了县城以后也没有亲戚可以借宿,她就在旅社住了一夜,第二天参加高考。考场上有两个老师,一前一后监考,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多严格。”

  “我父母也没有接送或者加餐,在家里该喂猪喂猪,该种田种田,跟平时一样。”董女士表示,在考场外,极少看到送考的家长。虽然那时家里也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成为“知识分子”,但是在行动上没有什么特殊的体现,这也有一个原因,在当时,高考的录取率很低,所以落榜并不是什么大事,考上大学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能考上的就是幸运儿。大家都认为就算考不上大学也有其他出路。“后来成绩出来时,我遗憾地落榜了,不过当时也没有太大的感觉,觉得考不上就去工作嘛。”

  “那时,大部分考生赶考的方式都是自行坐车到考点,考生也是住在自己家里,而不少考场用凉水降温,感觉很正常!”董佳慧很是感慨地说:“现在的考生们幸福多了,父母、老师都各方面照顾,去考试还要老师带队或父母接送,我们那时一般都是自己去,而且也没有现在这种交通管制,学校门口还是跟平时基本一个样。”由于夏天天气炎热,而考场又没有安装吊扇,她当时还带了风油精防止中暑。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