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记忆:那些年 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高考

2013-06-08 15:4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013年高考拉开了序幕。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今年,已是36个年头。36年之中,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赶考的方式,乃至参考的年龄都几多变迁,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孜孜以求的大学梦和各自的精彩!在今年高考大幕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追忆上世纪70年代至今所历经的轰轰烈烈的高考,追忆我们那承载着太多梦想的青春岁月!

  上世纪70年代:自学5个月走10公里赶考

  今年65岁的熊子明是涪陵5中的一名高级教师,说起三十多年前的高考,他还记忆犹新。

  1977年10月,他听到广播里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下子呆了:“简直不敢相信!”可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对于他来说太仓促了。熊子明决定,等下一年。1978年,已经30岁的他是一所民办校的老师,于是自己开始自学,白天要给学生上课,晚上还要在家看书备考。经过5个月的自学,熊子明终于赴考了。

  “那时候考点在丰都,离我家有10公里路程,早上基本上没有班车,早上五点多我就出门走路去考场。”熊子明说,步行大概要两个小时,但是一想到要参加高考,脚下就像是安了弹簧一样,一点都不觉得累。

  他说,那时候参加考试的人小到十几岁,大到四十几岁,准考证就是一张纸没有照片。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不过英语只是参考科目,都是些基础性的识别字母类的试题,很简单。考场也并不像现在这样监控严格,考生中途还可以出去上厕所,不会有监考老师陪同。那时候的考生都很刻苦认真,基本上没有出现作弊这些事情,因为大家都很珍惜高考的机会。

  幸运的是,熊子明一次就通过了高考,考上了当时的涪陵师范高等专科班,也就是现在的长江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师行业直到现在。

  熊子明告诉记者,恢复高考后,不少青年在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绝大多数青年都是自发参加考试,交通住宿等问题都是自行解决。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