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临近,又到了“全民总动员、为高考让路”的时刻。前几天有新闻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园林管理局出台措施:将体育公园、延安公园和碱泉街游园三个公园关闭20天。公共资源如此迎合高考是否合理?孩子们真的脆弱到需要全民为其“护考”吗?还是家长过于敏感?背后又透出了什么信息?本期热点三人谈对此进行讨论。
高考有那么夸张?
李龙:从警车为考生开道可以一路闯红灯,到高考期间附近工地一律停工;从家长毒死小区池塘中的青蛙,到私自围蔽马路禁止行人通行;从在学校旁边临租高考“特护房”,到航班改变起飞航线绕过考点上空……面对高考,整个社会好像如临大敌,全民噤声,高考真的有那么夸张吗?将“禁噪”无限扩大,甚至打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他人正常生活,比如说,高考可以闯红灯,家长可以随意圈路,当这些孩子在参加人生第一次重大考试时,得到的竟是“特权”这个答案,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练洪洋:存在就是合理的,高考封路等是多年以来慢慢养成的习惯,肯定有其合理的一面。站在家长的角度,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寒窗苦读十多年书,高考就这两三天时间,适当照顾一下也无不可。临时封路等对公众生活虽有一定影响,但大家都有孩子嘛,不妨多些理解。
谭敏:经过多年的大学扩招,高考早已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尤其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升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如果再加上大专等,基本上所有人都能有学上。更何况,现在渠道也越来越多,高考已经不是唯一选择,似乎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