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有3次自主选择机会 每年近200人院系间自由流动
中国科大:转专业不再是尖子生“特权”
5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启动今年全校专业选择及中期分流工作。根据该校的相关规定,中国科大本科生在校期间有3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表示,“百分之百”满足学生选择专业的需求。这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先河。
对于中国科大来说,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并非没有先例,当初少年班学院率先试点“前两年不分专业”,强化数学、物理、英语和信息学科等基础课程教育,第3年按照学习兴趣和成绩选择专业。
经过10多年的探索,这项措施从一个学院“特权”变成了全校共享的“普惠”。每年近200名学生在院系之间流动,突破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给教学安排、班级管理、学业认定等带来诸多不便。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的中国科大到底经历了什么?
1/4本科最高大奖得主是转专业学生
对于中国科大2009级本科生周丹来说,专业调整帮她实现了人生的“逆转”。
当年,中国科大在浙江招生,周丹以最后一名的身份被该校地球和空间学院录取。相比自己的专业,她更爱另外一门学科——化学。高中时就对化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她,在大一下学期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听了《无机化学》课之后,作出决定:大一结束后转到化学院化学专业。
她与学院教学秘书商量,放弃原专业的课程,改修化学院的相关课程,学院很快同意了她的个性化学习申请。毕业前夕,她收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录取通知书,与此同时,也得到中国科大授予本科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
“只有喜欢,才能学得好。”周丹总结道,“不要跟风,想转专业之前,去听听相关课程,详细咨询之后,再作决定。”
据了解,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已为本科生转专业“开了口子”,但通常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先,中等生或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几乎没有通道。
对此,中国科大的做法是,本科生入学后至少有3次自主选专业的机会:进校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或学科类;二年级的春季学期可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有接收条件的院系申报计划,由教务处统一公布信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申请;二年级及更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均可个别申请转专业。
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助理杨凡介绍,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如愿调整专业,但也有少数同学因成绩等原因,不能转到自己“钟情”的专业。为此,该校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分离”政策,针对申请转专业未被接收的学生,只要修完意愿专业认定课程、达到毕业要求,即授予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受学生原学籍所在学科或专业限制。
“今年‘郭沫若奖’32名得主,有四分之一是转专业的学生。”据中国科大教务处副处长李蓓介绍,以数学学院为例,每年都有其他学院转入的本科生,比例约占该院学生数的15%左右。大多数转过来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成绩上升较快,学院2010级前10名中,有4人是从其他院系转过来的。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