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
为钱阅卷?
无稽之谈!
在网传的“内幕”帖里,“高考阅卷老师”称六七天就能有1000多元的可观收入,是阅卷者参与其中的一大动力。马相武表示,说是为了钱来阅卷,纯属无稽之谈。“阅卷劳动强度极大,但报酬极低,有阅卷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低到什么程度呢?我都不好意思跟你说,如果按小时计算,只有家教所得的几分之一。”
“这几年北京的高考卷,一般都在7万份左右。其中参加语文阅卷的有三四百人,是各学科里最多的,而这三四百人中有一多半都是在判作文。”马相武说,“因为作文主观性太强,老师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同一篇作文经常多人查看,多次投入人力,但报酬却没有增加。判卷老师很多是高中一线教师,他们甘愿参加判卷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得经验,了解得分点知识点等,有利于自己的工作。”
而林泽申请参加高考阅卷,则是出于单纯的好奇心理。“都是从高考过来的,觉得阅卷非常神圣。”报名后,老师会根据学生平时的办事能力、学习、科研的态度等综合因素,决定是否录用。
谈起“爆料帖”,林泽的语气中带有一点愤怒,“高考阅卷是很值得我回忆和骄傲的,帖子与事实完全不符,是对我们认真努力的亵渎。”最令他耿耿于怀的,是对学生判卷的“弱智”表述。他认为在采分点非常详尽的前提下,学生判卷与老师判卷没有任何差别,甚至质量更高。
“我们研究生阅卷很动脑筋,都对键盘进行了一些改造。譬如某大题分值分布为1、3、5、8,我们有的专门买了会计用的数字小键盘,有的把台式机小键盘区用不到的按键拆掉,只留下1、3、5、8和回车、回评等功能键。不但能减少按错的手误率,也能提高反应速度。”
此外,判卷对体力要求极高,林泽形容自己和同学们就是在用“奥林匹克精神”批卷。“早饭不敢吃饱,否则上午犯困,每天出来都筋疲力尽步履蹒跚。我们都是从高考过来的,特别明白分数对于学生的意义,时刻告诉自己不能懈怠,一丝都不能。”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