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阅卷老师:“高考判卷内幕”是对我们的亵渎(3)

2013-05-09 10:03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电脑化前,确实存在“抢进度”现象

  2004年,历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余陈参加了山东省高考历史科目的阅卷工作。彼时还没有实行电脑化阅卷,试卷是“一袋袋”的,这一点与帖子里的描述颇为相近。“但整个阅卷过程中,跨学科阅卷、学生不懂题目随意给分等现象都是不存在的,太夸张了。”

  余陈介绍,山东省的阅卷传统是山东师范大学主持文科阅卷,山东大学(微博 招生办)[微博]主持理科阅卷,阅卷人员由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参加阅卷的研究生都是由本校老师选拔的,专业水平完全不用怀疑。而且研究生距离高考的时间相对较短,更能理解考生的感受,知道一分两分对高考生而言十分珍贵,阅卷都非常认真。”

  2004年山东省有近70万考生,作为高考大省,判卷任务十分繁重。余陈坦言,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由于“抢进度”导致判卷不够严格细致的问题。“几个人共同批一道题是没有的,都是一个人批过了就完了,也有复核,但侧重于计算分数加减是否正确。”

  余陈所在的小组有十来个人,负责两道历史大题的批改,总共二三十分。谁的速度慢了,小组长会过来催。“刚开始判卷的时候我十分认真,全身心地在投入,可速度就是赶不上别人。小组长几次提醒我要抓紧,感觉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因为奇怪为什么别人可以批那么快,余陈就翻了一本批得很快的老师改过的卷子,发现存在漏给分的现象。“我还拿着他的卷子找小组长,说批得粗。结果小组长说,别管那么多,抓紧批好你的就行了。”

  小组长不置可否的态度让余陈“稍稍有些沮丧”,他只能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自己的速度提升上来。“总体而言,在批阅纸质卷子的年代里,山东省的阅卷组织还是很严格认真的。如果能适当降低对进度的要求,复核的时候适当抽查一部分老师的卷子,看批得正确与否而不是单纯算分,应该能有更好的效果。”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