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后的2013年,本市有20多名考生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初试,进入了复试环节。其中,来自武清区杨村一中的肖亚洲则成为该校实施自主招生“拔尖计划”以来,首位进入复试的天津考生。
肖亚洲从初中开始就对时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迄今公开发表时评、杂文、随笔等达到200余篇,并出版了三本时评集。在得知清华大学的“拔尖计划”针对的是在某一方面具备特殊才能的专才时,他下定决心试一试,并自荐报考该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他清晰地记得准备自荐材料那天,家里里里外外被各种材料堆满了的场景:三本系列时评集、手写的“自荐书”、媒体对他的报道以及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文学评论家白烨两位专家的推荐信……当把这些沉甸甸的材料最终寄往清华大学时,肖亚洲充满了期待。
去年12月上旬,他终于等来了初审通过的好消息,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复试现场。他的面试比别的学生都长,共进行了40多分钟。6位考官向肖亚洲提出的问题非常广泛,涉及时事热点、个性禀赋、阅读写作、英语表达等多个方面。“我跟考官交流得还比较投机,要不是我平时很关注时事,看过相关的书籍,恐怕很难答上来。”肖亚洲回忆道。
目前,肖亚洲还没有收到来自清华大学最后的具体加分认可,但他的心态很平和,回到学校后更是全心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中。肖亚洲的父亲肖波谈到,如果不是“拔尖计划”,肖亚洲与清华的距离可能很远。这应该是自主招生的要义所在,就是将目光放在那些学有专长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孩子身上,让他们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外还有机会去通过自身别样的才华,拥有求学名校的通路。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