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爱读《十万个为什么》,读书涵养舞蹈
不过,语文一直是邰丽华的强项,考试次次稳拿第一。作文课上,她常常是第一个写完,从而有了“大把大把”玩的时间。
这与她爱读书分不开,尽管她说“这是以后才意识到的”,当时纯粹是有兴趣,“喜欢读”。
这种兴趣和“认字”后最初的兴奋有很大关系。认字多了以后,邰丽华开始读起了小人书,“竟能读懂”,渐渐地,她喜欢坐在马路边的书摊旁,花上一两分钱,津津有味地看一个下午的日子。
那时,最爱读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天上为什么会下雨,海水为什么是苦的?”邰丽华说,“也许和聋哑有关,听到的知识少了,就对生活中很多搞不清的问题产生了兴趣。”
直到后来,她才想明白父亲为买这一套书下了多大的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套10本,共14块钱,相当于那时父亲半个多月的工资。
再长大一些,读书的习惯就丢不掉了,而她也从最开始“偶尔为了在同伴中显得博学,用来聊天吹牛”的想法,找到了书籍带给她精神上的愉悦和充实。这就像她讲过多次的《红舞鞋》童话,给她描绘出一幅理想的画卷。
在艺术团,邰丽华常常用手语跟学生说这样一番话:“音乐是表达人思想与情感的艺术。舞蹈演员具备的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技巧,都不是目的,仅仅只是手段。而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养心,是涵养舞蹈。”
对此,残疾人艺术团内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教学版本”:演绎《千手观音》时“要不要笑和怎么笑”。刚开始,邰丽华总是情不自禁地把牙齿露出来,导演纠正道,观音是笑不露齿的。接着,她就紧闭嘴巴。导演还是不满意,说“笑不露齿太凶了”。
这可把她给急坏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晚上她找到《千手观音》那本书,试着去理解导演想要的“表情”,“千”字代表无量无边之义,“千手”象征着人们互帮互助的方法、方式无量无边……渐渐地,她才领悟到,还是要“笑”,但不是“高兴”或是“兴奋”,而是真正从内心流露的那种善良与真诚。
她也因此知道,世上有一种舞蹈,叫做“心灵的舞蹈”。
“生命,总是有梦的,生命,总有向往,让我们每时每刻都享受每一寸阳光吧。生命总有价值,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献出了一片绿荫……”这是邰丽华在一个纪录片中说出的开场白。她告诉记者,不管是读书,还是舞蹈,她从未放弃过最初的梦想,这个梦想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就是一种不服输,“实现自己的价值,且是不打折扣的实现!”本文左图由CFP供图(记者邱晨辉)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