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的短板数学为例,同一道应用题,换个说法,或是中间插了几句话,她便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端倪,没了用来“训练”、“重复记忆”的时间,“短时间内就是算不对,很发愁。”
此外,她从初中就已经加入的艺术团的舞蹈训练任务也未因此停止。而此时距离高考,只剩3个月的时间。
没办法了,邰丽华选择用熬夜来“拉长白天的时间”。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个场景:某个深夜里,宜昌天气炽热,坐在书桌前的她早已汗流浃背,不经意间去找橡皮擦,却看到铅笔盒盖上“发奋”两个字,这是她早些时候自己贴的,她甚至在房间里其他地方还贴着类似的纸条,用来提醒自己,“不能睡觉,不能睡觉”。
如今,媒体在报道这位“感动中国”的灵魂舞者时,多会提到这样一个细节,“用3个月的时间谙熟了3000多个舞蹈节拍”,而她在求学路上的这“3个月”却鲜有人知。
“我就是想要和健全人一起走进考场!”邰丽华说。
事实上,在1990年代,对身有残疾的孩子来说,读大学几乎不太可能:一来没有政策上的优惠,二来读书是“翻倍的辛苦”。当时大多数的人选择是“初中毕业了,学点手艺之类,找个生存门路”。起初,邰丽华的父亲就有这样的打算。
那是个燥热的夏夜,父母和几个大人围坐在她身边,比画着直接去工作的理由,整个过程持续很长,却终以邰丽华继续读书而结束。第二天,她坐了12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来到300多公里外武汉的一所特殊高中。
就在这里,邰丽华拒绝了另一种选择:她所在的高中保送她就读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残疾人高等教育学府,这让父母“高兴坏了”,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和3年前拒绝工作一样,邰丽华说服了家人,拒绝了这次保送机会。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