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 0.6
【选择】 D
【题目陷阱】
一般推荐考生做这类题目采用观察选项,按照国老师在新东方高考冲刺班所讲,这里有一个“头尾原则”,即先观察开头或结尾的句子填入什么。本题有四个空缺,通过观察选项,可以发现结尾处的空缺相对容易判定答案。按照选项划分,AB都是第2句作结尾,CD都是第1句作结尾,第四处空缺为“_____,轻度会听觉迟钝,中度以上就会耳聋。”显然,其空缺处的下文谈到了非常严重的对耳朵的危害,而第2句是“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听觉疲劳不太可能直接产生耳聋等结尾;第1句“会对耳膜造成伤害”,耳膜伤害才可能产生后面谈到听觉迟钝甚至耳聋等问题。依次推断,CD是备选选项。观察CD,其差别在中间的2、4句位置。观察“用手机耳机听音乐,________,引起听神经异常兴奋”。第2句是“容易造成听觉疲劳”,第4句是“会对听神经的末梢产生刺激”。显然,第4句“会对听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中出现了“听神经末梢”的话题,与后面的“引起听神经异常兴奋”可以搭配。据此,推断出正确答案D。
【扩展学习】从本质上看,此类题目考察目的有二。第一,考察学生心理素质,因此有必要在命题时将文段长度拉长,给人以繁杂之感,但选文内容不宜选择如社科类阅读题一样离学生生活较有距离的文段,以常见和使用为标准即可;第二,突出考察学生的基本逻辑思维能力,对语段的重新组织实际上从反面可以看出一个人在正常表述时的状态;能够在平时按照正常逻辑较可靠地讲清楚一段话的学生应区别于那些在言语表达时基本逻辑混乱的学生,这样的命题思路可以较好体现高考的选拔性原则。因此,命题此类题目时,除了有意加大文段长度制造阅读障碍的同时,可以考虑在每个被打乱顺序的小分句的设置上使用提示性较强的词汇,给学生最大的逻辑提示。这有些类似于数学题目中的“巧解”。这样本套题目就有了更大的区分度,将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逻辑能力差,需要逐句阅读被打乱的小句子并花费大量时间思考整合者;第二类,有基本逻辑能力,但仍需要逐个句子阅读后才可能做出判断者,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第三类,有较好逻辑能力,并能够通过观察选项组合特点迅速推知答案者,如果用巧解本题作答时间应该不超过45秒。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