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体育成绩与高考挂钩引争议 考试并非锻炼唯一出口(2)

2013-03-26 09:23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赞成

  体育不是增负而是减压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要说是高中生,就连许多小学生的体育课都经常被占用。户外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导致直接后果就是,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多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据媒体报道,北京一所大学学生军训,3500人的学生规模,累计看病人次达到6000余次,还有不少学生晕倒。这样的身体状况,就算考上了大学,也是个大问题。

  体育运动是一种让人受益终身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培养。可是,现在的情形却是,体育课在学校没地位,而学生回家后,做作业上补习班轮番上阵,睡觉的时间都不够,想运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将体育成绩与高考挂钩,正是以“应试”来对抗应试教育的无奈之举。一是可以通过考核上的重要性,提高体育地位,让学校重视体育锻炼,名正言顺地把被占用的体育课和课间活动时间还给学生;二是可以通过倒逼机制,让青少年从小就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因为体育课与其他的文化课程不同,临时突击是没用的,一定要平时就坚持锻炼,日积月累身体素质才能过关。所以,哪怕学习再忙再没时间,也必须挤出时间来锻炼。锻炼后身体素质的提高可以让人长期受益,就算高考后,没有了考核的压力,相信很多人也有了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能够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至少不会再出现军训晕倒一片的情况。

  可是,不少人认为,现在的高中生应付学习已经够苦了,将体育成绩与高考挂钩,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运动能强身健体,不仅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手段,对每天面临课业压力的学生而言,不仅不是负担,反而可以减压,有益身心健康。而体育与高考挂钩的根本目的也并非是为了考试,而是提高体育地位和体育意识,让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智、体、学、劳的全面发展。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