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重庆工商大学绩效考核方案风波调查(2)

2013-03-21 14:19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举手表决的通过方式被指“太儿戏”

  针对网络上“在工作人员统计尚未结束之际,校领导即宣布该实施方案获得通过”的说法,校方人士表示,该说法不实,当时进行了统计,168名代表中有150人出席会议,101票赞成、32票反对、17票弃权。更关键的是,当时通过的是《审议决议》,而非具体的实施方案;而该份决议的内容是,决定广开言路,进一步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对此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曾参与“散步”的教师李乙详细介绍了当天的情况。当天中午,他接到消息说,学校可能在下午的“两会”上对绩效工资改革进行审议。出于对自身切身利益的关心,李乙赶到了会场。

  “现场有部分并非代表的老师‘围观’,但没有人疏导。”他说,到现场后,他的第一感觉是,氛围很不正式,相对于议题的重要性而言,显得不够严肃。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使用了举手表决的方式。”他说,现场共3名工作人员进行统计,“我不知道最终的统计结果是怎么出来的,谁来数,怎么个数法?有的举了又放下了,算举手了吗?谁来监督计票人员的结果是否准确?”

  “统计的结果很难让人信服。”他说,他对计票方式的印象是“有点儿戏,太随意”。

  针对当时是否将通过《审议决议》理解为通过最终方案的问题,李乙回答说,这个所谓的决议内容太含糊,就连事后各位领导进行解释时,表述都各不一样,足以证明这个《决议》过于语焉不详,不容易被理解。

  曾全程见证“唱国歌和散步”的教师刘丙表示,本次会议,大家最关心的绩效改革方案并未作为文件材料发放,仅在分组讨论时短暂现身,有关方面还要求收回,这进一步加强了“去现场围观老师的不信任感”。

  他说,学校15日“开会”,14日下午才发通知。在多数情况下,应该提前一周左右通知,校方的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学校是故意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刘丙回忆道,当领导宣布“通过”以后,“围观老师”认为,方案就这么定了,“有人便吼了起来”,但会议仍在继续,只是有人要求“小声点”。

  他说,此刻,会场上开始传出低微的国歌声。李乙介绍说,“围观”的老师退出会场后,激动地讨论“以后怎么办”,这时,出来一些人对着他们拍照,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于是,出现了唱国歌和“散步”的情况。

  李乙表示,现场老师的反应完全是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应激反应”,没有任何事前的安排和准备。网络上将其界定为“罢课”,应该说不是事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未参加当天的“散步”的教师中,也有相当部分认为自己“被代表”,他们说,代表中70%是处长或副处长,25%是正教授,5%是其他代表。记者多次要求了解校园“两会”代表的详细身份信息,但校方表示,因为该校人事处负责人在市里开会,无法核实准确情况,该部门出具了一份在此次风波发生前成型的汇报材料,声称代表构成完全符合规定。

  校方提供的另一份材料显示,正式代表中,正处以上占总数的33%,具有教师资格并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代表占代表总数的81%,45岁以下中青年代表占总数的60%。

  记者试图了解重庆工商大学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科研部门各自的员工比例,以核实网络上备受诟病的“行政管理人员比教学人员还多,高校行政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说法,校方同样以相关人员不在、自己不清楚准确数据为由,未予以正面回应。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