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规划》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提出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提出了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8项发展任务。《规划》提出以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抓手,确定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等5个专项行动。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做好技术服务、落实经费投入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9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刘延东对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阐述,对当前和今后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各级政府支持、落实教育信息化各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为“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10月,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
为推动《规划》顺利实施,5月,教育部制定《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形式通过“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平台向社会免费开放。9月15日,教育部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就共同完善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设立移动学习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共享与应用;实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与提升项目等方面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24日至27日,教育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展示了各地尝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案例。11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决定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12月10日,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按照《规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12月8日至10日,举行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决赛,开通了“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启动了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12月28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开通。
8.3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后,中国高等教育战线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提出,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组织和集聚一流团队,创造一流的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强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意见》要求,通过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推动实现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由学科导向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创新组织管理要改革个体、封闭、分割方式,逐步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机制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要突破孤立、分散的制约,逐步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5月7日,教育部、财政部召开“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要求各学校准确把握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为工作重点,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