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大学考试出"神题" 创新or媚俗?(3)

2013-02-12 12:2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大学考试应该怎么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陈小君教授认为,一方面,我们鼓励教师锐意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用比较有创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考试,来吸引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对一味迎合社会的哗众取宠。她上学期给本科生上的“物权法”就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全部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互动式教学,带着学生到法院去旁听,进行现场教学。学生课堂表现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既密切了师生关系,又掌握了学生的出勤、学习和生活状况。她还取消了期末考试,采取抽题口试的方式,用一整天对48名学生进行口试,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判断能力,还当场进行简单点评,给出分数。课程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类似的教学、考试改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瑞堂的考场没有试卷,100多名大一学生面对4位由三年级硕士生担任的“考官”,每位“考官”手上各拿10个相关大题和评分标准。每个考生随机抽取,现场口述作答。

  “考试题目根据课程重要内容设计,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果没有真实的学习过程,缺乏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好成绩。”张瑞堂介绍。他表示,“人文社会科学不宜采取期末投机就能过关的无效考试法,新考试形式要改变的就是长期以来在学生中积累的不良学风和考风”。

推荐阅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