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王旭明:对异地高考独特见解(图)(6)

2013-01-16 18:3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一旦异地高考问题彻底解决,你觉得最理想的状况是怎样的?

  王旭明

  就是有那么一天,一个河南人,你让他到北京参加高考,他不来,觉得郑州非常好。那要怎么办,我们抓紧建设河南,抑制北京的发展。北京最应该抑制发展,各方面都应该抑制,然后分散出来。你全国就一个北京也代表不了中国的水平,你只有几十个北京才能代表中国。现在我们还在拼命发展北京,我一直说北京的科学发展就是不发展,包括北京的高等教育。北京不要提世界城市,这是很可怕的口号,北京当什么世界城市,北京是文化古城,你要当世界城市,你就不要当文化古城,只能取其一。

  一张卷子面向所有人最公正

  在关于异地高考的争辩中,不少人纠结于外地人对一个城市的财政贡献可以相应地分配到多少教育资源。

  王旭明

  这个提法有道理,但要考虑可操作性。第一,靠国家财政支持的大学和靠地方财政支撑的大学要分开;第二,二者的财政中各有多少比例是靠外地人在支撑,这不好算,很多都揉在一起的。哪些贡献是外地人的,哪些贡献是本地人的,很难分。

  这样的计算毕竟还是可以给异地高考政策提供依据。

  王旭明

  当我们解决问题进入一个死胡同的时候,一定要跳出来建更多的胡同。关乎高考,我一直认为它的关注度太强,一定要降低它的关注度,把高考这个独木桥变成多木桥。现在已经很难指望高考本身还能再有什么变革,我们不断地改,改得再好,它也是从木桥变成铁桥,从银桥变成金桥,材料的变化改变不了它“独”的性质。只有把高考的“独”变成“多”,才是中国真正的进步。

  反正你通过高考是要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好,那我现在设计多种途径和形式,都能出人头地,那相对来说不就降低了高考的关注度了么,那我们为什么不去设计多种出人头地的办法呢?看看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要有多样灵活的成才制度,而不是一定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这条路没问题,但为什么一定要走这条路,你不走这条路就难以成为人上人,这是我们最大的悲哀。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赶紧设计多种路,这就是前面说的“顶层设计”。那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异地高考,将不过是浪花里的一小朵。

推荐阅读:

1月17日预告:看小语种的大前途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