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异地高考绕不开的教育平权路

2013-01-02 12:4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各地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异地高考是2012年的国内热点事件。2012年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

  12月30日,北京、广东、上海这三个“坚冰地区”相关政策的亦相继出炉,各地在“截止日期”前“磨”出的异地高考方案引发着网络舆论的火热评断。

  交卷时间到北上广难产压哨

  岁近年关,大限已至。随着教育部要求各地原则上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日期的逼近,被认为方案制定难度最大的“北上广”三地的方案,愈加受到期待。

  千呼万唤始出来。30日,北京、广东、上海陆续以“压哨”的形式公布各自的异地高考方案。

  众所周知,北上广三地的随迁子女数量最多、矛盾也最为突出,其异地高考方案才是最受舆论关注的。虽然北上广均已公布异地高考方案,但观其细则,上述地区随迁子女彻底实现就地高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实,早在27日中国新闻网就曾发文预言“非户籍随迁子女在北上广参加2013年高考已基本无望”。一年来,作为“坚冰地区”的北上广在各类突发高考舆情中已饱受非议,其政策难产让无数网民“捉急”。

  纵观全年,“异地高考”时而潜伏酝酿时而窜头而出,一直傍在网络舆情的热点高位,当属年度重大热点舆情之一。这一关系千百万非户籍随迁子女的民生大事牵动着的不仅仅是“准高考生”的心绪,因为在中国,谁都难与教育体制绝缘,教育本就是一个公共议题。

  早在2008年,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之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中对此话题也有涉及。今年3月的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媒体透露,教育部正就异地高考的问题鼓励各地尽快推进解决方案,“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是教育部对异地高考问题第一次给出明确的时间表,既促生了本年度异地高考第一个舆论潮的来临,也敲响了“异地高考”全年舆情的开场铃。

  7月初,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调研期间再度就坚持异地高考表态引发媒体追逐,而月底又有教育部官员辟谣“异地高考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更是诱发了舆论反弹。其时,有关开放异地高考与否的网络辩论已然沸反盈天。甚至从键盘对抗蔓延到坊间对峙,“京籍与非京籍家长在北京市教委频繁对峙”、“上海五市民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递交反对异地高考建议书”等事件无一不助推着“异地高考”话题的持续升温。

  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这意味着,中央部委已正式将“异地高考”这一烫手山芋转交到地方手中。随着异地高考“破冰之旅”的正式启航,受之影响较小的山东、福建、安徽等地陆续出台有关政策。北上广等热点地区虽有承诺称,原则上将在年底前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但对公众关注的“异地高考”问题依旧讳莫如深。

  从9月份开始,上海一个非沪籍女生因其“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的个人微博而闻名网络,相关的“约辩女生系列事件”更是一度成为全国异地高考话题的中心。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京华时报》、《齐鲁晚报》等一大批媒体的密集报道下,此期间有关异地高考的议题已呈井喷状态,极大地推涨了舆论关注。随着国务院所设大限的步步逼近,异地高考话题始终居高不下地飙在沸点。12月,网络新闻和微博社区上有关“异地高考”内容的月度量化记录均被刷新,且仍有持续猛涨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大期间,新华社“中国网事”在与网友的微博互动中发现,异地高考与收入分配改革、养老公平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三大焦点”。同时,不少与会代表们也对异地高考新政表达了见解,十八大代表、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认为:“异地高考”应该坚持“小步快走”,各地按照各自教育资源的情况尽可能公平处理。此外,11月份在贵州毕节,发生了5名儿童死在街头垃圾箱的事件。此事在引发公众对留守儿童处境的关注时,客观上也为“异地高考”话题的升温加了一把火。

相关推荐:

  • 考场信息:
  • 准 考 证:
  • 研招信息:
  • 最后冲刺:
  •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