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高考歧视,地方政府难抹平!
A 校长认为, 异地高考的初衷是便利外地考生高考,倡导高考公平性,但方法是错的, “就好像你欠了钱, 要我去还! ”
A 校长认为,首先,招生指标尤其是异地名牌大学的招生指标,都不是地方政府定的,而真正的好学校,永远是稀缺资源,一旦放开异地高考,外地考生一拥而入,本地生肯定不满意,真是“顺了公婆心,就得逆了姑嫂意”。其次,即使调剂一些招生指标到考生涌入的省市, 但是你怎么知道增加的指标就能补上缺口? 对于新增考生的考试成绩你怎么预测? 再次,你增加甲地的指标,就意味着减少乙地的指标, 那被减少指标的省份,怎么向本地的父老乡亲交代?
A 校长认为, 解决异地高考之难,其实可以“退一步”看问题。
“我国1977 年恢复高考后,很长时间都是全国一本大纲、一套教材、一份高考试卷。后来有人提出,边缘省份的教育资源落后, 如果全国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边缘省份的学生就吃亏了,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 最终形成眼下全国各省市各学各、各考各、高考成绩失去可比性的结果。其实我认为,统学统考的老办法应该保留, 根本没有必要人为地突显地区差距。”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