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心理学原理指导下,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不凡的孩子,毕业后却很平庸,没什么作为。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智力出众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并不是最好的,而有些智力中等的孩子,却是班里学习上的佼佼者。这些事实都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人的成才除了靠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若能得到良好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是引导和促进孩子学习、健康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它对孩子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在不同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就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要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兴趣和钻劲。”实际上,大多数孩子之间智商差异并不大,之所以在学习和成长中出现巨大差异,主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换而言之,具体就表现在这些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注意指导孩子学好功课,发展他们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行多项素质教育,才能使孩子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婚姻和养育孩子是绝大多数人必须经历但又没有或很少事先经过培训的两件大事。作为家长,如果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首先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习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给孩子更有效的指点和帮助,才能真正实现养育孩子的目的。
做父母容易,成好家长难。没有天生的成功家长,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父母的角色是天赋予的,但成功的家长角色则一定是学习出来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