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了,咱做家长的也该‘意思’一下。”“如果自己不送,人家都送,孩子会不会吃亏呀?”今天就是全国第28个教师节了,不少家长又面临着送不送礼的纠结与困惑。
家长要给老师“意思”“意思”吗?对此,本报记者对省会50名不同背景的家长和50名大中小学教师调查发现,八成的家长表示教师节送过礼,今年会继续有所表示,花费多在200元至500元之间。
不过,近半接受调查的教师明确说,不会因收“礼”而对送礼者的孩子“开小灶”。
教育专家表示,不要让习惯性送礼成为孩子处事的标杆。
现象
-网友认可送礼“潜规则”
“送礼不在钱多钱少,贵在心意。”“教师节了,咱做家长的也该‘意思’一下。”这两天,记者登录几个网站教育类论坛后发现,认可送礼“潜规则”的网友不在少数。
“没什么功利心,人家老师因为孩子的事给我打电话,学校也不报销话费,教师节咱表达一下谢意,顺便给人家弥补弥补损失。”省会市民韩洁(化名)说,去年给儿子的班主任预存了100元话费,今年打算继续这样做,然后“发个短信祝福一下”,这种送礼方式得到了其儿子班级四五位同学家长的认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