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面临的窘境,就像是要外出约会的女孩,站在衣橱前,拿出一件件衣服试穿,发现都不合适。作为1998年中国高校疯狂扩招后新增的300多个专业之一,电子商务的困局并非个案。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都面临一窝蜂而上,但师资严重匮乏、学科体系不完善、学生竞争力差等问题。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在当初“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总体方针之下,学校要完成政府交代的“扩招任务”,除了增加专业招生人数,唯一的办法就是新增专业数量;而许多大学强开热门专业吸引学生,不仅可以收取真金白银,而且可以满足“以大为美”的虚荣心。
但对于许多学生而言,他们面临正是“薛定谔之猫”式困惑--用自己的金钱和青春为这个新专业正名。但许多专业还来不及“自证”体系完善、足够成熟,就面临关闭命运,就此消失了。可以说,这些专业从未上流,就已经下流,而且是制度性的下流。
15年最热新专业
1998年,教育部登记在册的大学生本科专业有306个。2010年,教育部再次调整专业目录,统计发现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也超过了300个,并且还在动态增加着。也就是说,过去15年里,新增设的本科专业总数超过了原存在的专业。
在这些新增专业里,开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339所,位居第一,其次是软件工程334所,物流工程314所,网络工程200多所。从这个数据来看,电子商务可以称为过去15年来最受高校欢迎的专业。据统计该专业在校本科生已有7万名,专科生更达到20多万。
世纪之初正值网络科技的第一次高潮,电子商务热潮兴起。但电子商务最早走进中国大学是采用变通的模式。例如1999年在浙江大学,在校内设立电子商务第二专业学位,报名人数达到1200之多。
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一门本科专业,教育界存在争议。电子商务的特点是“宽、专、交”,它涉及的面很宽,但也要求有一定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它又是交叉的学科。这样的学科专业课程和培养方向是什么?这个问题,经历10多年,还是没有找到终极答案。
浙江大学陈德人教授,他同时也是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是国内公认的电子商务教育专家。他回忆说,“面对对争议,教育部专门进行了调查取证、开会讨论”。但至于进行了怎样的调查和讨论,陈德人似乎不愿提及。
到2001年时,教育部首次批准13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其中较为有名气的学校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伴随着阿里巴巴的风生水起,媒体也将电子商务列入十大热门专业。第二年申请该专业的高校达到了160多所,其中83所高校获得通过。之后每年都会有学校来申请开设这个专业,也有学校取消这个专业。最终这专业演变成开设高校最多的目录外专业。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