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联通智慧校园2012河源高考经验交流报告会在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将有4名高考文理科尖子生和2名高三任课老师,亲临报告会现场,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成功的高考备考经验。
为了让更多的河源学子分享高考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振奋人心,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自2008年起,市教育局与本报联手,共同打造了我市公益教育活动的一个新品牌——河源高考经验交流报告会,让那些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和那些具有成功备考经验的老师,与全市广大师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诀窍。
高考经验交流报告会每年举办一次,本次是第五届。经过前四届的精心打造,高考经验交流报告会已成为我市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一席“教育盛宴”。主办方表示,今后,将继续把该项活动办下去,而且要办得一年更比一年好。
由于市会议中心的座位有限(仅有1000名师生能亲临现场),为了让全市更多的师生分享到尖子生的成功经验,本报特将他们的心得经过精心提炼和编辑,敬请垂注。
2011年河源高考经验交流报告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现场座无虚席。 冯晓铭 摄
尖子生的学习经验——
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
崔怡梦
毕业学校:龙川县第一中学
高考成绩:642分(河源市文科第一名)
录取院校:中山大学
备考经验:决战高三,要做到劳逸结合、坚持到底和充满信心。
决战高三,崔怡梦有三点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一要劳逸结合。“懂得学习的人,不是那些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的人,而是能在学习中全身心投入的人。”崔怡梦说,“在学习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课余时间要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才是最佳的状态。”崔怡梦非常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崔怡梦认为,一时的倦怠,一时的颓废,或许都会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影响学习的态度和状态,妥善处理好自制和放松的关系,高三的备考才会更和谐而又充实。
二要坚持到底。崔怡梦认为,对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词——坚持。“学习并不会在短期内给予我们丰厚的果实,任何好的方法都只有在长期学习实践中才能成为高考的助跑器,成功只属于懂得坚持的人,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崔怡梦感慨地说。
三要充满信心。“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是伴随崔怡梦整个高三的心态,她认为,高考比实力,更比心态,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创造自己的辉煌。和大多数高三学子一样,崔怡梦经历过很多灰心丧气的时刻:平时的英语测练,她面临过15道完形填空只有一半正确率的窘境;2012年的5月,距离高考还不到30天,在一次月考中,11道地理选择题,她做错了5道……然而,即使是面对这样令人灰心的成绩,崔怡梦仍然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创造精彩。“可以说,没有信心,就没有在困境中重新站起来的我。”崔怡梦说,“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己微笑,是高三必胜的法宝。”本报记者黄春胜
巫浩宇
毕业学校:龙川县第一中学
高考成绩:667分(河源市理科第二名)
录取院校:中山大学
备考经验:勤奋+坚持+信念。
在巫浩宇看来,他的成功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勤奋+坚持+信念。
巫浩宇非常赞同蒋方舟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巫浩宇说,他并不是提倡题海战术,只是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主动地通过练习去熟悉自己所学的知识。巫浩宇高一时的数学成绩并不好,一直徘徊在及格线左右,高二慢慢升到了120分这个档次,今年的高考,他的数学考了141分,而他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就是那么简单:一道题一道题地练下去!“大量的练习之后,那些方法不用刻意去记就已经了然于胸,一看题目就已经有了大概的解题思路。”巫浩宇说。通过这个例子,巫浩宇想要说的是:高中学习最重要的并不是什么方法,而是勤奋与坚持,当然还有心中的目标与信念。
巫浩宇认为,做事情最需要的是坚持,每天一点一滴地积累才会有最后的爆发。“如果一点挫折便让你感到迷茫的话,我只能说你的梦想还不够坚持!只有耐得住生命灰暗无光的日子,磨砺自己的心性,才会迎来最后的成功。”巫浩宇说。
去年高考放榜,巫浩宇站在学校的红榜前,看着学长学姐的好成绩,他树立了一个信念:通过挥洒汗水和努力拼搏,成为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这个信念支撑了巫浩宇的整个高三,让他在那沉重的压力下不断成长。巫浩宇清楚地记得,今年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是他在整个高中最差的一次,数学竟然不及格,各科成绩都集体跳水。“那个时候,说不紧张是假的,但心中那想要证明自己绝不是庸人的信念让我很快振奋起来,那么久都坚持下来了,我绝不能在接近尾声时,因一次跌倒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和梦想,让自己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泡沫。”巫浩宇说,“我相信高考就是为我离开高中而设的舞台,我没有理由放弃这次表演,我也没有理由让自己成为台下的观众。”就这样,巫浩宇坚持住了,也最终成功了。
本报记者 黄春胜
吴钰
毕业学校:河源中学
高考成绩:658分(河源市理科尖子生)
录取院校:香港科技大学
备考经验:要有自己的“野心”,要坚定自己的步伐,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吴钰赢得高考的武器有三件“宝贝”。
第一件是“野心”。吴钰的“野心”其实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目标”或者“理想”,她之所以喜欢“野心”这个说法,是源自“野心勃勃”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有干劲。去年刚高考完的时候,吴钰便有了一个“野心”:一年后,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后来吴钰认识了一个很好的朋友,那个朋友在北京,于是她又有了第二个“野心”:要去北京。吴钰把两个“野心”写在课桌上,懈怠的时候就看一眼,便有了动力;每完成一套卷子、每进步一点看一眼,就觉得离全新自己、离北京又近了一点。一年后,吴钰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虽没有去成北京,但却成功去了香港。
第二件是定力。在吴钰看来,所谓定力,首先就是要坚定自己的步伐,知道目标就在前方,稳步向前就一定可以到达,不要受外界过多的影响,从而失去自我。其次,定力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专注能力,如在课桌前坐定,学习就是学习,不再去想别的事情。“我常常比同桌晚做同样的卷子,却可以比他先完成,甚至正确率也比他高,归根到底,就是我更能集中注意力,更坐的住。”吴钰说,“当你把全部的精神集中到某件事上时,你就会发现你的效率特别高。”
第三件是毅力。吴钰认为,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相反,学习就像是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吴钰上高中后,就开始坚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积累加上适当练习,结果语文成绩一直都非常好。“不仅仅是语文,每一个学科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吴钰说,“特别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可能会花很多精力但成绩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不要灰心,不要因此而停止努力,第一轮是一个‘厚积’的过程,只有你积累的足够多,基础知识足够扎实,你才有可能在第二轮‘薄发’,量变引起质变,实现成绩的飞跃。”
本报记者 黄春胜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