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开展“洒扫应对”教育
让孩子学会劳动和待人接物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10日讯 大河网报道: (记者施彩英)小学生还不会拖地,初中生还不会洗衣物……日前,郑州市文明办、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市妇联联合发文,将在郑州市未成年人中长期开展“洒扫应对”教育,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学会劳动、学会待人接物。
“洒扫应对”具体指啥?
“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让未成年人从洒扫庭除开始体验劳动。“应对”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就是让未成年人从生活礼仪开始学会谦恭待人。
“洒扫应对”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未成年人牢固树立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奠定道德根基。
根据通知要求,小学低年级(1~3年级)学生要进行体验式教育,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与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礼貌待人。小学高年级(4~6年级)学生要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
初高中阶段,要开展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懂得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急逃生的知识,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等。
劳动和礼仪意识要从小培养
郑州市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副校长王金红说,劳动教育太有必要了,聚源路小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说没做过家务。“只因平时家长‘管’太多、太久了。劳动教育最应该在家里完成,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王金红说,假期正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劳动技能的好时候。
针对小学生文明礼仪,郑州秦岭路小学向家长发放了80份问卷,问卷结果显示,九成多的小学生不会待人接物。
郑州秦岭路小学书记曹建平说,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家长的付出,很少有分享、谦让等体验,很多家长也没将这些生活小节放在心上。
郑州五中老师胡晓丽说,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学习不好可以恶补,但道德教育是早期不补后天吃苦。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