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大学路小学为外来务工流动子女设立了“阳光童乐苑”
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在这里进行图书阅览、做作业、聊天等
孩子们在认真看书
新密市为农村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空调
新密市超化镇一初中为住校生提供了洗浴场所
农村学校宽敞明亮的餐厅
新密市超化镇为学生开办“留守儿童之家”
新密市将全市150辆校车全部纳入监管平台管理
编者按:在岁末年初,优促计划、内涵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育服务民生等一个个字眼,无不贯穿着教育系统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站在农历2013的门槛上,2012年可以称之为历史,历史因为事件而存在,而在过去一年中教育界所涌现的各种事件让我们记住了2012年,也记住这一年郑州教育人为了教育事业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郑州教育信息网特此盘点2012郑州教育发生过的那些事,以飨读者!今天为大家推出的盘点是2012郑州教育系列报道之三“关爱每一个孩子 让每一个“花朵”都芬芳”。
(本网讯 记者 孙宏伟)为每一个教室都安装空调、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活动之家、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2012年,郑州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关注和关爱每一个孩子。
二七区大学路小学有1900多名学生,其中80%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了让孩子们放学有地方去,学校就专门腾空了一间教室,为这些孩子设立了“阳光童乐苑”,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给父母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图书阅览、课外活动等。
六年级的朱晓雪下午一放学就会来这里,她说,我父母白天都忙着打工,我放学后和同学们来到这里可以看看书、聊聊天,感觉挺好的。
大学路小学校长张金雷说,家里不能为孩子考虑到的,学校就要想办法来弥补,为了让孩子放学后有去的地方,我们建立了“阳光童乐苑”,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为孩子们建立了小澡堂,希望通过系列关爱活动,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在市区的学校建立流动儿童之家,在农村学校,郑州市则建设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帮扶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关怀。目前,新密市已经在五里店小学、溱水路小学、嵩山路小学、平陌杨台小学、超化一初中等学校建成了8个留守儿童之家,每所儿童之家投资近10万元。为了让农村学校的孩子也能在冬暖夏凉的教室里上课,新密市为每一所农村学校都配备了空调,并专门制定了空调使用的管理办法。为了保障全市18万青少年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新密市将全市150辆校车全部纳入监管平台管理。每辆校车都配有倒车雷达、显示屏,车内安装摄像头,大大提高了校车的安全系数,从源头上保障了学生乘车安全。
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郑州市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又通过困难家庭学前教育资助、对考取高中、大学的低保、低收入家庭学生一次性救助等一系列助学政策的实施,建立起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资助。
郑州市教育局总会计师王瑞介绍,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资助504万人次,投入资助资金26亿元。仅2012年资助人次就达到103万人次,投入资金5.42亿元。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