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课堂观察员深入课堂搜集“证据”
详尽课堂“证据”让听评课更专业
基于“证据”给同课异构老师专业改课意见
优质化项目专家万恒博士走进学生了解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2月26日,郑州39中再次举行同师同课异构活动,展开了别开生面的数学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张静就七年级数学《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同师同课异构,优质化工程组专家亲临教研指导。上课老师和所有参与教研的老师在活动中实践感悟着基于“证据”的听评课,受益匪浅。
在新课程广泛而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听评课也面临着思想转变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的现实需要。构建一种旨向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听评课新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优质化工程组专家们的指导下,郑州39中数学组此次教研对原有的同课异构活动进行改进,采取“同师同课异构”的方式,让授课教师在不同的班级讲授同一堂课两次,评课老师将两次观课的结果进行对比呈现,从而达到了即时课堂诊断、即时实践改进、即时效果对比、即时形成案例的良好结果。针对听评课中,评课老师评价目标不明确、评价内容繁杂、评价建议缺乏操作性等问题,设计出“听评课观测表”,从学生维度、教师维度和课程性质维度来观评课,倡导理解课堂、重在合作、关注学习、基于证据的听评课。通过第一节的“尝试课”,经过紧张的40分钟“课堂诊断”环节,再上第二节的“重建课”,课堂实效短时内明显提高,老师们纷纷发表感受,听的创新,评的有理,实效显著。
以同师同课异构为平台,对课堂教学进行基于“证据”的听评课,是一项能够改进和优化教学,并且能彰显出评价有效性的科学研究。今后,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摸索和打磨,使这项研究更具有现实教学的指导意义,使听评课向更加专业化方向迈进。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