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说糠菜窝窝太难吃了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世界粮食日”刚过一周,校园四周垃圾箱里又扔满了剩饭剩菜
郑州一学校准备了特别午餐,让孩子“吃糠咽菜”,学会节约粮食
捧着糠菜窝窝,小学生“咽不下去”
大河网报道:为让孩子们学会节约粮食,昨天,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做了一顿特别的午餐——糠菜窝窝。
体验
学生吃糠菜窝窝:太难吃了
昨天午饭时间, 秦岭路小学五(二)班班主任刘丽娟端上来一盘午餐。
“这是糠菜窝窝,是用小米糠、玉米糠、马齿苋做成的窝窝,我小时候就吃这个,你们也尝尝。”学生闫慕瑶的姥爷靳成柱说。
看着这盘长相奇怪的窝窝,有孩子拿起一个,掰下一小半往嘴里送,“太难吃了,怎么咽下去啊。”还有孩子将剩下的窝窝递给父母,“你吃吧。”
61岁的靳成柱说,原来家里经济条件差,遇到自然灾害,两三天都没饭吃,饿了吃树皮、啃草根,糠菜窝窝是他小时候吃过的美味。
刘丽娟接过话头说,如今,世界上还有10亿多饥饿人口,每年有500多万儿童因饥饿而夭折,保守推算,我们每年仅浪费的粮食就能养活两亿人。
听靳爷爷和老师这么说,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原来姥爷小时候就吃这个。”闫慕瑶说,以前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就扔掉,以后真的不会了。
现象
校园四周垃圾箱里扔了不少剩饭菜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刘丽娟说,学校已组织教育活动教孩子勤俭节约,可“节约粮食”的口号刚刚喊过,如今,早晨,学校周围的地上、垃圾箱里仍常见到才吃了半个的包子、没喝完的豆浆……
昨天,记者在秦岭路小学活动现场调查发现,100%的学生认为该节约粮食,可又有98%的孩子仍经常浪费,“不想吃的食物就会扔掉”。
昨天下午,在郑州某小学门口的食杂店,一个刚放学的孩子买了一袋方便面,拿出玩具把食品扔进了垃圾箱。
这个孩子说,自己并不饿,也不喜欢吃方便面,买方便面只是为了收集里面的玩具。
食杂店老板说,孩子们早晨扔掉的食物更多,“早晨附近垃圾箱里基本扔的都是剩饭菜,很浪费。”
对于浪费,很多孩子不觉得做错了什么,有孩子说:“自己花钱买的东西,不好吃扔掉是自己的事。”
观点
家长要为孩子做出表率
学生家长白丽萍说,孩子一直很挑食,好吃的就吃点,不好吃的就扔掉,因为孩子喜欢吃肉,家里每天都有鱼有肉,“我小时候就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才有肉吃,如今孩子常问我,过年是干啥的?”
家长吴女士认为:“孩子浪费现象严重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有的父母认为,家里条件不错,扔了就扔了。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浪费的坏习惯。”
“如果家长铺张浪费,怎能要求孩子节俭呢?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刘丽娟说,孩子浪费不懂节俭,不仅体现在粮食上,还体现在玩具和衣服等用品上,不少孩子没有财富概念,想要什么东西手一指,家长就得给买。有的家长极为溺爱孩子,怕孩子吃一丁点儿苦,总是顺着孩子的意愿做事,这只会纵容孩子攀比意识的增长。
秦岭路小学负责人说,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言传身教,要让他们了解粮食、饭菜来之不易,比如:看到父母做饭很辛苦,要让孩子学会珍惜父母的劳动,回馈父母,而不是嫌饭菜不好吃。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