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任教乡村37年 宋振培:“离开学生我没法儿活”

2012-09-04 09:35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任教乡村37年不离不弃,晕倒课堂左腿致残
  
  妻子发出离婚“威胁”,他不为所动
  
  昨日,56岁的语文教师宋振培再次走进荥阳市贾峪镇小学三年级一班——37年了,他的承诺未变:“我离不开学生!”记者姚辉常
  
  欠下巨款后也未想放弃
  
  从贾峪镇政府往南,经过一段坑洼不平、泥泞的乡间小路,才能到贾峪镇贾峪小学。说是小学,其实只是一个教学点。全校163名学生,只有一至三年级,学生全部来自贾峪南部十里范围的丘陵地区。
  
  昨日,记者见到宋振培老师时,他正在办公室备课。
  
  宋振培是贾峪镇上湾村人。37年前,高中毕业的他在该村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教四年级语文。6年后,宋振培到贾峪镇鹿村做上门女婿,并任鹿村小学教师。
  
  熟悉当地情况的贾峪小学校长周长全告诉记者,由于地处山中,上湾村小学和鹿村小学的条件比贾峪小学更差。
  
  上世纪90年代前期,许多年轻力壮的民办教师外出打工挣钱,而宋振培仍坚守着每月25元工资的教师岗位,还要供养两个儿子上学,经济捉襟见肘。
  
  1997年,宋振培除了教好课外,每周日还坚持到20公里外的荥阳接受培训。回忆那段日子,宋振培眼里闪着泪花:“中午吃的饭都是用开水泡自带的馍,学校门口的餐馆一次也没进过。”
  
  妻子多次和他吵架:“你要不出去(挣钱),我就和你离婚!”宋振培听后默然,但我行我素,仍然坚守教师岗位。妻子无奈只好“投降”。
  
  为了教好孩子,他常常早来晚走。遇到考试,宋振培一提劲常数日难眠,总害怕孩子还有什么没学会。
  
  1998年暑假前的一天,宋振培晕倒在课堂上。送到郑州医院时,命差一点不保。宋振培住院53天,花去“巨款”5万多元。这些都是妻子白天在郑州照顾他,晚上回去找亲戚、同学借的,她难为地哭了不知多少次。他的命虽保住了,却留下了后遗症,左腿已不大听使唤了。由于仍是民办教师,医药费无法报销。
  
  第二年春节前,荥阳市委书记到他家慰问,并询问他家里有什么困难。妻子以为他会提出什么条件,以改变家庭困境,可宋振培说:“我离不开学生,离开学生我就没法儿活了。”而条件只字未提。
  
  “好处不能往自己身上揽”
  
  2004年,荥阳小学合村并点,鹿村小学不复存在,宋振培到两公里之外的贾峪小学上班。
  
  两公里对一般人来说并不是遥远的距离,但是,宋振培每天要步行近一个小时,他不能骑自行车,只能步履蹒跚着上下班。遇上雨雪天,标枪成了他的临时拐杖。“标枪头能够插进路面,稳一点。”宋振培说。
  
  即便如此,宋振培也没有迟到早退过。
  
  1998年秋季开学后,宋振培被聘为正式教师时职称即为小学一级教师,但至今,他仍是小学一级教师。“宋老师担任过教导主任等领导职务,完全可以为自己利用下职权,但他认为,领导不能把好处往自己身上揽。”周长全说。
  
  2010年以前,根据职称评审文件,55周岁农村教师可直接认定为小学高级教师。可没想到,2011年,取消了这条职称评审条件,宋振培晋升小学高级教师的机会几乎破灭了。但他仍然兢兢业业坚守在教学一线,成绩持续骄人。
  
  宋振培很喜欢孩子,多次为班上的住宿生垫付医药费。有一天下着雪,学生张曼患了重感冒,宋振培虽然腿不好,仍领着张曼就近看病、输液治疗,并垫付20多元医药费。
  
  宋振培的岳母已经90多岁了,瘫痪在床;妻子患有脊髓空洞症,干一会儿活就痛得两眼直流泪。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宋振培只好自己照顾她们。因此,今年秋季开学前,学校有意照顾他,征求他能否看大门,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可是,他执意教课……因为“教课再累心里舒坦”。

 

 


广告咨询:QQ:721800271